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教研经纬>> 论文集锦>> 正文内容

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沟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4年06月01日 点击数:

    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沟通,实际上属于课堂管理的范畴,在《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的第十一章,做了详尽的分析。这里,根据我们目前理论认识与改进教学的需要,着重讨论三个问题:
  一、对于场的学说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二、教师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功能
  叁、基于主体性教育思想的课堂教师角色
  先谈第一点。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内容。社会心理学研究:
  1.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的社会化过程;
  2.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共同行动的规律;
  3.各种类型的社会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4.组织、集团、个人之间的冲突及其后果。
  建议教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研究一下社会心理学,搞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离不开社会心理学。
  场是被誉为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尝别飞颈苍)用来描述社会环境与人的行为相互作用方式而引进的物理学概念。
  回顾我们在中学物理中接纳的物理学中的场的概念。以电场为例,场是用来描述电荷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两个电荷之间,比较简单,非斥即引。但,多个电荷,就变得非常复杂了。概括起来,也有其主要特点,即对我们研究的某个对象而言,周围的电荷对它都有影响,即,对它的影响都有贡献,各以其不同的大小、不同的方向影响对象,对象实际受到的影响是这许多电荷作用的共同结果。我们称这种影响的总和为场。反过来,研究的对象,对其他电荷所处的场,也有贡献。即,场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表现。
  勒温(K.尝别飞颈苍,德国)在本世纪初,受物理学的启发,将场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研究。他的基本思想有叁点:
  一、个体的心理活动存在于生存空间。生存空间是由可能影响一个人行为的一切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事件的总和,是这些事件的心理表象。他认为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在这种心理场中发生的。不同的经历使各人的心理场相互有着很大的差异。
  二、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这是借用的数学物理语言。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一观点,否定了只注重个人人格因素导致行为结果的论点,也否定了只注重角色需要导致行为结果的论点。而且,这里的函数,他用的是乘积形式,即两者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相互作用和影响。
  叁、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人内部的张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他认为,个人与他的环境之间 有一种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一旦被破坏,就会引起需要,产生张力,导致力图恢复平衡的动作,当平衡恢复时,相应的张力系统也就消失。
  场理论的教育意义在于: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的、串行式的过程。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及其效果,取决于他过去的经历(包括他从过去的课堂环境中获得的感受、经验和形成的行为习惯)、当前的课堂情境在他心理上的反映以及他所预感到的发展方向的综合。这是第一点。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个人因素与课堂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也是课堂教学形式不可取代的原因。机器教学(程序教学)已经研究了近二十年,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更给机器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课堂教学仍然是不可取代的。由于乘积作用的原理,它的效果要远超出于个人与机器作用的效果。这是第二点。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不仅有认知因素,即认知内驱力,而且有课堂情境的社会因素,交往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等。激发动机的机制,也不仅仅来自学生自身向既定目标的努力,而且来自环境氛围的刺激、诱导。不同的机制交相作用,使课堂内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得到更新、维护与强化。因此,课堂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常远远高于个人自学的情境。这是第叁点。
  对课堂问题极有指导意义的,还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团体行为的研究。这也是由勒温开创的。
  团体的概念。作为团体的一群人有如下特征:
  1.相互依赖,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存在;
  2.行为上交互作用,相互影响;
  3.有共同的目标或需求,有归属感,具有“我们同属于一群”的感受。
  团体有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非正式团体是自然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对个人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举止有深刻的影响。非正式团体有较浓的情绪色彩,有自然形成的不成文的但有较强约束作用的规范,内部有灵敏的传导作用较强的信息沟通渠道,有自然涌现的头头,大多具有自卫性和排它性,也有相对的不稳定性。非正式小团体,有积极的,也有中间的,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班级学生中的非正式团体总是会存在的,应予以关注和引导。
  根据团体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叁个层次:松散团体、联合体、集体。集体的特点在于,集体的成员有共同的活动目的,这种共同活动不但有个人意义,而且有社会意义,集体的组织性强,集体的成员在心理上团结一致。刚组建的班级,是松散的团体,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逐步地发展,但并非都能发展为高效成熟的集体。
  团体对个人的意义主要在于满足其心理需求。获得安全感,满足归属感,满足自尊心,增加自信心,增加力量感,困难时能得到支助,能确认自己的社会价值等。在课堂教学中,团体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班主任工作的最大艺术,就在于怎样不断地引导班集体的发展,发挥班集体的效能。
  高效率的团体,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成员上下左右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关系;
  2.成员间有高度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力,易于调整彼此间的关系;
  3.决策分权化,成员有较大的自由控制自己的工作;
  4.成员乐于接受组织的目标;
  5.成员有较强的工作动机;
  6.成员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较少不安和焦虑,充满自信和自尊;
  7.有较高的生产性、创造性。
  这既是班主任从事班集体建设的标准,也是各任课老师进行课堂心理建设的目标。
  群体对个体会形成动力。这就是群体动力学理论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的群体动力主要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和压力、群体气氛、成员间交往的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竞争与合作)等。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这表现为学生对班级意志的遵从、对班级的责任感、荣誉感,同学间的友谊和志趣上相融。无论什么场合,教师都应当注意提高班级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是成员间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规范的形成,有一个通过评价与判断趋于行为上一致的过程。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引导这一过程,尽快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这种规范。
  群体气氛,主要指课堂气氛,指占优势的学生态度与情感的组合。气氛有积极、消极、对抗叁种类型。气氛常常是由非言语的暗示和情绪感染形成的,能起到引动作用和助长作用。课堂气氛的调节,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人魅力和风采。所谓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影响,主要就是指课堂气氛的方面。课堂气氛要追求教学的高效率,既不是愈活跃愈好,也不是愈冷静愈好,要根据课题的发展进程的需要,保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最高有效参与。
  影响教学的课堂上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要巧妙地利用这些关系的互补作用。吸引有积极的作用,但一定程度的排斥,对高效率课堂心理环境的形成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场依存型的学生最能从合作中得益,但是,适度的竞争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一条,是理论武装,是今天讲座的主要部分。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再来探讨一下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班级、课堂,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场,不同于一般的团体。教师是这个场的动力中心,是这个群体的灵魂。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当仅仅看到在知识传授、技能培训方面的主导作用,而且要看到教师在学生的心理场、班级和课堂群体行为中的主导作用。
  华师大陈玉昆教授上次来我校讲学,谈到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叁大趋势,第一条就是“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
  作为人文教育,就不可忽视学生情感的发育与培养、社会适应与活动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很显然,教师在这当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是无法替代的,如前所说,是无法以机器的教学、程序教学、网络教学来承担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决不能把教师在学生心理场、学生群体行为中的主导作用仅仅看成从属于学科教学,或者,不客气地说,看成是圆满完成应试任务的保证,而应当看成是教育功能本身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这又涉及到教育思想的问题。最近,李校长有个构想,想近期在全校范围内再开展一次教育思想的大讨论,试图从认识上进一步解决问题。
  第叁条,基于主体性教育的思想,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扮演什么角色?
  主体性,是指人在自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自立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的总和。主体性,是现代人必具的重要素质。培养具有主体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是主体性教育的目标。
  前国家教委在《对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定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可见,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一章曾经提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和家长的代理人等诸种角色。
  那么,作为主体性教育,教师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这里再引述一段文字:
  出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1996年
  从终身教育的立场和当前人类知识的现状来看,把教师称为“师长”(惭补蝉迟别谤蝉)(不管我们给这个名词一个什么意义),这是越来越滥用名词。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是从认知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的,而“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则是从社会活动的角度来说的。
  后者没有给予角度名词,但是按照今天我们研讨的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称之为学生心理场的辐射中心和学生群体的灵魂还是比较恰当的。这种无形的角色,是最难承担的,也是富有挑战意义的。
  时间关系,今天没有涉及教学技术问题。但是,我认为,观念问题解决了,加上我们以往丰富经验的积累和挖掘,技术上的探讨将会更为生动而有成效。仅以此为引玉的砖石。
  谢谢各位。
                                           (1998年6月10日)
参考书目:
  《社会心理学》 林秉贤 群众出版社 1985年12月版
  《行为科学》 王加微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6年9月版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5月版
  《心理学词典》 林传鼎等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年6月版

上一篇:教育科研方法的运用[ 06-01 ]
下一篇:班主任要做有心人[ 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