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经纬
浅析历史课堂上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学生必备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型人才,也就成为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长期采用五步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目标单一,过分强调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能成为教学的附庸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既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作为一个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历史老师,我深感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加上对新课程理念的研究,我认为探究性学习是推动历史教学的良好方法。
历史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需要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历史情境和氛围,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积极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究性学习的运用,改变了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开展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促进了他们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历史课堂上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出发,自主地探索新知,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掌握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问题选择的策略
首先,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可以在书本范围内,如分析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近代西方各国代议制的形成和影响等等;也可以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把历史知识和现实问题相联系,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对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改革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甚至还可以突破历史学科的范围,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文物古迹等多种课外资源,探究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如正确看待当前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对外战争的原因及对世界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民族公司应如何面对等等。探究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参观、调查、访问等手段都可以使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
其次,问题应具有可操作性。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探究,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问题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却缺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如有的同学对一些历史人物感兴趣,像唐太宗、拿破仑等,但要全面研究他们,专业知识的要求过高,不是高中学生能够完成的。因此问题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当,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既不能过于复杂、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和客观条件,需要学生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如系统分析凯恩斯主义与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经济思想及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但也不能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就会失去探究的兴趣。所以问题最好选择切入口相对较小的类型,既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又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和价值;同时还要注意在材料收集、活动范围、所需时间等各方面条件是否具备。只有经过细致而周密的考虑,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增强对探究活动兴趣,鼓舞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以保证探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活动实施的策略
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不再简单地扮演传统教学活动中“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是坚持“学生才是教学主体”的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构建一个平等、民主、开放、活跃的课堂环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解决问题,发展自己。我则是他们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是他们的朋友,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给予适当的指导,如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史料,明确调查方向,介绍研究方法,与学生共同分析他们成败的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探究的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
(叁)评价的策略
由于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所以,许多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主要还是看他们认知水平的发展,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不予重视,这种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我认为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培养历史学家或得到有高度科学价值的新知识、新结论。所以,在评价中,我不仅要看学生探究的结果,但更要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对集体的贡献、研究方法和认识论的进步;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评价情、意、行的发展;不仅我对学生进行评价,还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并对老师提出建议和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同时,要采用发展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评价。
叁、历史课堂上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
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探究性学习可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明确探究方案——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初步结论——讨论与合作、交流——反思与知识迁移。下面我就以我所上的一节高叁复习课《两次国共合作》为例进行阐述。
(一)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并提高探究知识的热情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情境的再现,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神入”历史,站在当时的角度去观察、探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质疑。尤其在学习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的政治改革、扣人心弦的热点问题和气势恢弘的建设活动时,再现历史情境就显得更加重要。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生动的描述、实物图片展示或媒体播放,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
两次国共合作的内容穿插在必修一专题二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专题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两课中,学生在高一已经学过,掌握了一些零散的知识,但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也不能很好地从本质上理解国共关系的发展规律及与现实的关系。在复习本课之前,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介绍国民党前主席连战2005年访问大陆,并与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握手的场景和2008年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抵京,与胡锦涛总书记握手会谈的场景。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这是国共又一次合作的先兆,有的说这推动了两岸友好关系的进展,也有的同学则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往来,不能说明什么。看到同学们都对国共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问:“你们知道这是国共的第几次握手吗?”同学们纷纷回答:“第叁次。”“对。今天我们就一起复习历史上国共的两次合作,并展望国共关系的未来”
(二)确定问题并明确探究方案
确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也是动力。创设情境之后,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针对国共关系的历史这一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学生们不断举手提问,一下子提出十多个问题,如“蒋介石杀害了那么多中共党员,中共为什么还要与他合作?”“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后来怎么又与代表广大人民的中共合作了?”“如果国共第一次合作没有破裂,没有长期内战,日本会全面侵华吗?”“国共关系的破裂是偶然还是必然?”等等。这么多问题提出后,我与同学们进行合作,分类、归纳整理,最终明确研究方向:第一组,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背景、结果及影响;第二组,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第叁组,归纳国共关系演变的特点和原因;第四组,从两次国共合作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并对国共关系的未来进行展望。
问题确定之后,我作为指导者,根据学生们各自的兴趣和要求把他们分成四组,分别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并鼓励他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
(叁)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明确各自的研究方向后,同学们开始采用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搜集相关资料,解决问题。我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图片资料,包括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军阀混战的史料,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和七七事变的图片及文字材料,抗日战争中国共双方作战的情况及国际上对中国的抗日战争的评价,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扶蒋反共”和蒋介石发动内战的相关史料,等等。同学们对各类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在同学们探究的过程中,我扮演的是参与者和朋友的角色,参加到他们的学习中,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如第二组的同学在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时,开始只能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如第一次合作用党内合作的方式,第二次是党外合作;第一次合作中途破裂,而第二次坚持到最后抗日战争胜利等,但对于一些深层次的规律不能完全揭示出来。我就指导他们分析中共对蒋介石先后发动的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皖南事变的不同策略,引导他们得出中共的成熟状况和对国民党的方针也是不同的。第叁组同学通过史实归纳出国共关系经历了由合作到分裂,又由再次合作到再分裂,并分析出国共关系的变化与两党的阶级性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有关。我又为他们提供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出第一次合作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推动密切相关,破裂前蒋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第二次合作是由于日本大举侵华,破裂则是美国“扶蒋反共”的结果,从而归纳出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也是影响国共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我始终保持一定的“度”,既没有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也没有干涉过多、越俎代庖,真正变“授人以鱼”为“授之以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他们学会用类似史学家的研究方法,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
经过反复地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整合,同学们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和结论。这种经历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再到逐渐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四)讨论与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毕竟有限,对问题的看法难免带有局限性,而且很多时候,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所以,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就必不可少。接下来,每个小组就推出两名代表,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同学在听取这些学习成果的同时,对自己不清楚的方面质疑,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相互切磋和共同进步的氛围。如第一组的同学介绍国共合作的影响,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而合作的破裂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内战,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时,一个同学就发问了:“如果国共合作没有破裂,日本会不会侵华呢?”第一组的同学讨论片刻后,很快就给出答案:“日本侵华是不可避免的,是执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但假如中国内部团结,一致对外,日本就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对中国的侵略也不会步步取胜,也就不会给中华民族造成如此大的灾难和浩劫。”看到他们的回答如此精彩,我给予高度赞扬,并引导同学们归纳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一规律。第四组的同学展望国共关系的未来,认为通过连战等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访问大陆和当前两岸关系的友好进展可以看出国共第叁次合作指日可待,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下面的好多同学不同意这个观点,提出了不同见解,有的认为国共有可能合作,但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有的认为国共现在并没有太多真正政治意义上的交往,根本谈不上第叁次合作;还有的则认为即使合作了,台湾的回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岛内的“台独”势力非常猖獗,还有国际上反华势力的存在。看着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种学习氛围不仅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而且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同学们能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分析问题,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允许同学们有不同的见解,不追求结论的唯一性和标准化,但明确指出,结论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要做到论从史出、言之有据。当然,对于他们观点中的错误则及时指出,并以史实加以论证,使学生心悦诚服。如有的同学认为国共不会再次合作,台湾回归祖国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我以充分的史实证明国共两党只要坚持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就能实现合作,而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扭转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实现了对研讨对象的意义建构和价值认同。
(五)反思与知识迁移
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活动不能就此结束,因为学习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促进他们的发展,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因此,活动之后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们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国共两次合作这个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在学习过程中你对本组完成学习任务做出什么贡献?在探究方法及成果方面你有哪些成功与不足?你获得了什么认识和启示?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通过反思,同学们明确了探究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得出结论,更要学会学习,掌握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能力和方法。因此,我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把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独立地迁移到新知识、新情境中;能在已经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新的问题,并掌握寻求答案的解决方法,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最终学会通过历史的视野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做到“一理通,百理明”。
教有常法,但教无定法,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情感层出不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出发,并结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特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出更好、更完善的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于友西、叶小兵等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