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教研经纬>> 论文集锦>> 正文内容

浅谈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8日 点击数:

高考作文自99年进入话题作文时代以来,作文教学在体裁上的指向被定为:写自己擅长的文体。于是学生在叁年的高中作文训练中大多只以初中的记叙文的写作为基础,加强之,提高之;再说写记叙类的文章是被广大教师特别是阅卷专家普遍认为比起议论文不吃亏的:它好编故事,好煸情,好玩花样,说到底是好骗人。于是乎同一考场上出现那么二十几个单亲家庭十几个残疾考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实在不行,搞另类,投机取巧,只求骗得一个考分就行。分析一下历年的考场佳作,其成功之道无非是要注意取一个好的题目,编一个故事,设置一些亮点。不少都是由一个话题切入抓几个文学上历史上的才子佳人糊弄一下就行。高考作文胡编乱造之风盛行,严重影响了高中作文教学的教风和学风,高中作文教学应以理性思维训练为主的目标也落入荒疏。正如有专家分析的那样,许多考场上被奉为经典的成功作文满分作文,仔细分析却原来只是缩构甚至抄袭的。

令人欣慰的是,2006高考这种风向有了较大的改变。湖南卷明确要求考生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全国卷2就也直接要求考生“全面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分析”,显然是要写议论文好些。全国卷1、陕西卷提供的材料带有明显的思辩色彩,考生审题立意构思都要有理性的思考才行。与此类似,北京卷,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也是写议论文的好;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陕西、重庆等卷或在材料或在要求上给考生以暗示或提醒:要注意思考和感悟。福建卷的那叁个围绕创新主题的“有意思”的话题,考生没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是搞不清也写不好的;山东卷的材料是一则带哲理的寓言,作文要求则明确告诉考生要写“除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所有这些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指向: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应立即加强思辩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绝不能陷于编故事瞎煸情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了。

一、在阅读中汲取理性思维的精华。大家知道,中国古典文学,诗歌和散文占绝对主导地位。就诗歌而言,主要是以吟花弄月写景抒情取胜,但也有许多充满理性色彩的佳作光照寰宇,如宋诗;散文,则是以理性取胜的占多了。唐宋八大家的许多精品都是以对生活的思考感悟取胜,即事言理,是中国古典散文最大的特点。其论理方法,或事实,或类比,或对比,或比喻,或因果,不一而足,精彩纷呈。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事例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说理

再如欧阳修,《伶官传序》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正面事例(唐庄宗得天下之故)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反面事例((唐庄宗失天下之故)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说理

    应当说,中国古典散文之所以光彩照人,首先是来自理的主题——阐述哲理或主张,为此而借助具体形象的“事”来说逻辑的理。因此赏此类的散文,我们不但可以赏“事”之趣,更可以撷取“理”的智慧。

二、在写作中加强理性思维的训练。

(一)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多角度思考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事物,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拓展思想的广度。江苏卷今年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材料“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富含思辩色彩,拓展了考生思维的空间,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辩证而全面地认识世界。多角度思维还可以使我们在思考写作的过程中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盲点,道人所未道,发人所未发,形成创新的思维品质。一个圆,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来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多样的思维,多样的答案,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

多角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教者要改革我们的教学理念。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今年全国1卷所给材料中乌鸦的失败实际就是启发考生要敢于怀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山东卷所给材料“人们在地上看月亮的时候是晶莹明亮的,当人们踏上月球的时候才发现,月亮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是凹凸不平的。”启示考生不能人云亦云,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发现,不断提高。

(二)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品质。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今天看明天,透过现在看发展,提升思想的厚度。美总是与思维的深度成正比的(爱默生)。今年安徽卷所给材料“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正是引导广大考生要善于不断地思索品味和感悟自己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深入思考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辩能力的培养,分析问题时不仅要晓得是什么,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看到此,更要能由此及彼;不只看事物变化的“果”,更能追根求源,分析事物变化的“因”。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就能在实际工作中把把书读厚,把自己读透,把人读新,把世界读穿,更好地超越自我,把握未来,实现梦想。

叁、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品质。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思想着是美丽的。思想成就了人类,形成了人类的伟大。黑格尔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的。”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全部的写作在于思想,全部的成功也在于思想。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呼唤创新的中国,渴望思想的中国,没有思想就没有创新,中华民族的发展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发展的源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关心不是说只晓得就行,更重要的是要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思索中的奋斗,奋斗中的思索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俄国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着迷于一件有趣的劳动,在劳动中不断地揭示出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的学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乱的,言语也不可能是迟钝的,因为学生不仅在劳动,而且在思考,在推断各种因果关系,在规划未来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作为教师,我们应引导我们的学生,关注人生,思考人生,实践人生,让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因思想而更加丰富美丽。

其实,对理性思维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似乎也有一些笼统性的阐述。新课标在对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中明确要求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 这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当然不可忽略理性思维,这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当然必须以理性的思维为基础。我们认为表述要进一步明确,要有具体而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高考上来。严格地讲,高考作文不仅在动笔的过程中要注意理性的思考,实际在动笔之前的审题和立意也需要我们有非常理性的思考。这就是,审题上严格按试卷要求作文,这一点对广大考生来说是最简单却又是最重要的。立意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要过分"标新立异"。我们提倡求新,这""要确保在正确合“理”的前提下,过分地求新,一味地钻牛角尖,只能是求偏求怪;我们提倡求新,是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力,其核心是作品的主题或艺术技巧要代表世界的发展,未来的方向,不能搞成云里雾里天花乱坠甚至不知西东。二是要选好角度。因为题目或材料往往不是单义的,它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命题立意,那么要选择深有感触、确有话要说的角度去写。这种理性的选择有利于考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这些个意义上讲,高考实际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理性思维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