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教研经纬>> 论文集锦>> 正文内容

诵读·揭标·激疑·研究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4年05月10日 点击数:

     高中语文教材共设有叁个诗歌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会欣赏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长沙》是其中讲读的第一篇。我们的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这一篇“例子”的作用,让学生有方法可依,有规律可循。

    一般的教学模式多从横向“块”上分步骤构建,自然有其明显的特点,运用起来也容易条分缕析,眉目清爽。我们在《沁园春·长沙》教学时,尝试了从纵向“条”上按线索来构建,从一个新的角度体现教材、教者和学生叁个元素的最大功效,从而突现教材的人文性、教者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一)反复诵读。

    诗歌教学中,应以朗读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语言的结构和规律,理解课文的词句和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之中,受到思想教育。通过朗读还可以测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起到检查的作用;可以巩固学生学习语文的成果,进一步领会已经学的知识。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我们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不仅形式多样,有集体朗诵、个别吟诵,有整体篇章的朗读,有局部句子的吟诵等,而且按其熟练的程度,分为正确的诵读、流利的诵读、理解的诵读和表情的诵读等。为了使学生达到正确的诵读和流利的诵读,我们采取了放不配乐的录音,来规范读音和节奏;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的诵读和表情的诵读,我们又采取了放配乐的录音,来促进理解,受到感染。

(二)逐渐揭标。

    这些年来,我们学习洋思经验,教学大都先立标导入,后按标教学,成了重要的模式之一。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类型不同,其结构也不同。教学模式如果不变通,就不可能体现个性,形成特色。我们教学《沁园春·长沙》,采取了层层剥笋,逐步揭示教学目标的方式。具体说来,通过复习学生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提出了第一个教学目标:了解词的一般结构特点和专有的术语。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及“思考和练习”,让学生自己从中概括出相关的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2)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作品的诗情;(3)品味精当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一直到最后,通过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结语,落实了寓思想教育于课文教学之中的目标。

    (叁)不断激疑。

    学贵有疑,思起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不断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不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帮助他们拥有创造性和发散性等的思维品质。我们教学《沁园春·长沙》,经过精心策划,在设置问题的内容、时间、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地选择。整节课教学中,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上提出了近叁十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诸如(1)“起句”叁句在语序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样的内容?(2)“看”领起的七句描写了哪些湘江秋景?能用四个字的短语概括其特点吗?(3)谁能主宰大地沉浮呢?作者在下阕做了怎样的具体而形象的回答?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朱子读书法》),真正让学生在诵读诗歌的同时,理解诗意,涵泳诗情,品味语言。

    (四)深入研究。

    叶圣老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还满足于帮助学生读通、读懂一篇课文,必须由所学教材出发,让学生举一反叁,学会方法,学会迁移。对毛泽东同志的诗词等的学习,要真正读通,真正理解,更应该做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在教学中,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思考的问题。(1)对于这首词的时代背景,老师讲的与课文本身的注释不一样,请同学们联系词的感情基调、风格,你认为哪一种更说得通?(2)对于“怅寥廓”中的“怅”字有两种解释,一为“怅恨”,一为“思绪”,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真切?(3)对于下阕的领字,课本上讲的是“忆”字,老师以为是“恰”字,你们能否根据①有关词谱;②《〈沁园春·雪〉》中的有关领字;③其它宋词中的有关领字等来予以佐证?(4)下阕“煞尾”叁句,且不说“曾记否”应该有标点“?”或“,”,单单讨论其意思的理解,是理解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是理解为“曾记否?浪遏飞舟(时),到中流击水!”哪一种理解更贴切?我们觉得如此种种的问题还有待于同学们进一步去阅读,进一步去思考,进一步去研讨,唯有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模式自然也可以从横向“块”方面来讨论构建,实际上我们实施教学时,基本上分成了四个部分,即(1)大体了解了“词”的一般特点;(2)整体理清作者的思路;(3)具体品味精炼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总体提出分析和研究的问题、方法。概括起来讲,教学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这又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感知性、理解性和鉴赏研究阅读等叁个层面。

下一篇:“比较教学”谈[ 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