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教研经纬>> 论文集锦>> 正文内容

新诗教学“新”路之探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5日 点击数:

    新诗诞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见证和记载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并且以其丰富的诗情、多彩的诗意,不断产生着独具特色的魅力。她传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手法,借鉴了外国抒情诗的特点,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现现实的生活和人们的情感。新诗跟我们读者已经没有什么时空的距离,应该说阅读理解上也没有多少隔阂。不过其意象的跳跃和多重,语言的陌生和多义,又需要我们仔细解读,甚至于要倾心“破译”才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一些路子,引导学生用多维的视野,拥有多元的解读,从而获得新的感悟和美的享受。

走近新诗——感知

    教学一首新诗,首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拉近跟诗人的距离,进而亲近作品。或能一见钟情,或可循序渐进,激发起阅读的兴趣,产生出解读的欲望。这样才能有所感知,有所感受。

    诵读文本。没有诵读就没有文学作品的教学,新诗教学自然亦如此。新诗有其独特的韵律美和语言美,要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感知。我们在新诗教学中,始终贯穿着诵读,尝试了分层诵读教学,从聆听诵读到模仿诵读,到理解诵读,再到表情诵读,努力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和审美的能力。教学的起初,我们着力借助音响、视频等示范诵读吸引和指导学生。如中央电视台从2005年起每年都举办一场“新年新诗会”,诸多语文教材选编的新诗几乎在其列。如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食指的《相信未来》等。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着名节目主持人的朗诵视频,在配乐朗诵中感受新诗的音乐美、韵律美和语言美,继而调动起向往其人其诗的情趣。并通过聆听、揣摩和跟读、仿读,注意把握新诗节奏,初步体会作品情感。

    营造情境。新诗的阅读教学自然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唯有如此,才能显示出新诗的活力和美感,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调动起学生解读的积极性。《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课堂教学的开始,我们播放了有关江南雨巷的视频,伴以改编的《雨巷》歌曲,营造了与诗歌教学的特有氛围,让学生走近江南“雨巷”,走近“雨巷诗人”,初步感知《雨巷》的诗情、诗意。有关艾青《我爱这土地》和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两首诗的教学,我们则分别以《黄河大合唱》和《歌唱祖国》为音乐背景,让学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感情和所渲染的氛围,进而走近诗人,走近诗歌。当然,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打通跟其它艺术的横向联系,还可以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已有的生活场景、生活经历和相关知识等进行回忆和类比,也许能“温故而知新”,也许能“他乡遇旧知”。

    “知人论世”。欲走近新诗,学生还需要占有一定量的背景资料,从了解作者,到初步摸清文本形象的隐含意义,以及作者写作的用意等。教学穆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时,我们不仅让学生借助课本中提供的照片、注释以及相关背景资料来介绍诗人,而且指导学生到网络上或纸质上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的资料,最后提炼出几个关键词,诸如“诗人”,“九叶派诗人”,“翻译家”和“最杰出的探险者”,“最有成效的实验者”,“最深刻复杂的致思者”等;在这同时又让学生联系艾青《我爱这土地》的写作背景,只言片语地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八年的其情其景,进而了解穆旦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就是写于日寇铁蹄践踏下的那段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日子里。教学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须知诗人是新诗革命的前驱,其诗代表了中国新诗早期的风格,无论是意境的营造,还是抒情的方式,都对中国新诗产生了启发式影响。教学何其芳、冯至等现代诗人的诗,则要注意他们在不同时期的诗风等。

走进诗作——鉴赏

    鉴赏新诗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我们不妨根据新诗特点,把鉴赏重点放在把握诗的意象和品味诗的语言上,放在整体性的阅读上,从而体会诗的情感,领悟诗的意义。

    把握意象。新诗的写作同样离不开“意象”。诗人为了把自己深藏在内心的抽象的情与思,转化成为可以具体感受到的外在之“象”,读者便可借之去体会或品味诗人内在的“意”,即情感和思想。如在教学《雨巷》时,我们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从把握意象入手,围绕意象提出了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哪几个意象是主要意象和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等问题,辨清诗人在说什么和怎么说的,进而揣摩诗歌的情境和意境。再如对于郑敏《金黄的稻束》的教学,师生就意象一起分析了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是从“稻束”到“母亲”是意象的跳跃重迭,诗人通过什么诗句进行了过渡?全诗又是通过什么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的?叁是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值得注意的是,大凡成熟的诗人总有相对稳定的意象符号,如“麦地”、“大海”之于海子,“太阳”、“土地之于艾青等,据此可理解作者一类诗歌作品意象的象征意义。由于新诗呈现出意象的变形组合,又往往不止一种理解。如《雨巷》中的“姑娘”,《预言》中“年轻的神”等,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寻找出贴切文本特质的解读。

    品味语言。谢洛夫斯基说诗就是“把语言翻新”。也有人评论说新诗的语言是为体现诗人情绪律动的自由化语言。域外诗人洛夫在《边界望乡》诗中,运用一些语言的超常搭配,造成一种新奇而强烈的刺激,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如“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无形的“乡愁”以有形的望远镜来“扩大”,写出了乡愁之广之深;“乱如风中的散发”则写出了乡愁纷乱,不绝如缕。而“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则以通感的手法,造成了清新脱俗的效果。韩东《山民》采用的是平淡直白的语言,以纯客观叙述性的口语表现诗情诗意。学生阅读中很可能会浮于表面的粗略接受,甚至简单地等同于对“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理解。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进而加深对本诗哲理内涵的理解和领悟。如这首诗的美学意义表现在形象美、哲理美、意境美;这首诗的创新意义在于意境的开掘深化,思索的宽广深入等。这样师生对《边界望乡》和《山民》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品味鉴赏,无疑能够进入到一个比较高的阅读层次。抓住新诗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品味,是我们常采取的教学方法,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重点抓住诗中出现的四个“幸福”和两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分析和把握诗歌的情感内容,理解诗歌要反映的生活本质和人性本质。

    整体阅读。如果说鉴赏新诗的意象和语言是“知小明大”,那么还需要有整体上“举大贯小”的阅读。是否可以说,对新诗有时只要把握住了其整体方向,即使个别词语难懂,也不会太妨碍对诗意的理解。何其芳《预言》教学,可以从构思上解构。诗作写的是一个令人心跳的约会,“年轻的神”足音“渐近”到足音的“消失”,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大的起伏,全诗构思的焦点在听觉的产生和消失上;还可以从诗歌情感方面进行解读。全诗前五节充满青春激情对爱情的竭力渲染与铺写,与最后一节的突然翻跌,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不过是“无语而来,无语而去”的梦。了然于此,再去吟诵全诗,就会读出两种诗情明暗、虚实、起伏之间丰厚的韵味。再如食指的《相信未来》诗,则可从逻辑层次上把握其诗意。前叁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叁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的理由,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整体阅读,还可依据诗人的创作主张或理论观点。如用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叁美”主张去赏读《死水》;用卞之琳的“相对说”去解读《断章》。

走出诗歌——创造

任何诗歌都如维纳斯的断臂,只是半成品。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审美再创造,它的价值才能得到最终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尽量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知识感悟,通过联想和想象,对文本进行审美再创造。

对读审美。把诗歌放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进行对读,是能够拈出新意的。这些对读,可以在中外古今诗作之间,可以在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间,也可以在不同作者同类作品之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和美感。徐志摩之于康桥,曾写有几篇诗文。教学《再别康桥》时,结合另一首诗歌《康桥再会吧》和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就其中相应的河桥、水波、青草、云彩、钟声等意象进行比较,了解其散文和诗歌,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表达出不同的美学效果。穆旦的《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是以艾青式的朗诵体语讲述北方农民循环往复的苦难人生,可以将其跟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比较。如两首爱国诗篇不仅写作背景和主题相同,而且在艺术上相似,都选择了悲凉凄清的意象来表达祖国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风格上却相异,艾青的诗自然晓畅而不流俗,感情热烈而不做作,穆旦的诗浓郁顿挫而不悲观,含蓄蕴藉而不晦涩。教学韩东《山民》时,将沉奇《上游的孩子》和王家新《在山那边》与之对读,着重在比较叁首诗塑造的不同山民望海的状态。《山民》中的是只想不行的望海者;《上游的孩子》中的是去而又回的望海者;《在山那边》中的是百折不回的望海者。还有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都一样抒写了思念故乡的愁绪,则可以从两首诗的切入角度和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理解”探究。一首新诗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是多样的。教学中我们通过阅读梳理出不同的理解,并借助这些问题的解析和共同探究,努力让学生去拥有个性化的解读。如对何其芳《预言》诗中“年轻的神”的理解,有理解为春天的使者,有理解为飞逝的时光,也有理解为诗人梦中的爱人,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吟诵,结合诗的相关背景,谈谈自己对上述理解的理解,甚而提出自己的新解。卞之琳的《断章》和郑愁予的《错误》都有多种解读,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新的联想、新的评价。卞之琳说《断章》是通过形象的画面着重表达“相对”的意思,如果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读,是否可以这样说,诗人透过旁观者的眼睛,写出“人”对“情”的无奈,及“情”对“人”的捉弄。客观的铺叙中隐隐细味出淡淡清愁,以及诗中你、我、他叁方面的关系。而郑愁予的《错误》,一般认为是一首爱情诗,联系作者身世及背景,我们分析还能对诗的主旨产生其他联想:或许是作者通过对大陆生活一段旧情的追忆,抒写与亲人久别后产生的一种惆怅心情;或许诗中的“我”有着浪子无家可归的失落、惆怅和悲哀。正如上文所言,诗歌多样的理解,常常是因为人们对意象的不同理解。

    多向拓展。走出诗歌,更需要由此及彼,学以致用,拓展思维的向度,有多元、有多维地思考和实践。教学一首新诗后,可以建议学生进一步寻找资料研究诗人及其诗作。舒婷二十多岁写作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们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了距其写作此诗二十多年后,她和上海着名作家陈村以《我已是狼外婆》为题的对话实录。其中舒婷回答对该诗作为她的代表作有何感想时,竟然说“这不能读,受不了,受不了”。教师先让学生猜猜舒婷会说些什么,然后再向学生交底,以引起学生的反响和探究。可以建议学生由作家的某篇作品出发去读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读同时期的同流派诗人的作品。教学郑敏《金黄的稻束》,拓展阅读她的《生命的美:痛苦、斗争、忍受》等诗;教学洛夫的《边界望乡》,拓展阅读一批台湾作家抒写乡愁的诗歌。这样多读了,才能有所积累,有所感悟,有所比照。可以建议学生多开展一些综合学习实践活动,比如组织新诗朗诵会,开展“诗人与诗”等专题学习活动,以提高对诗歌特质的认识和赏鉴能力。还可以建议学生尝试着在写中读,在读中写。如仿写食指的《相信未来》前叁小节,写一首小诗,寄托自己的情思和表达人生的追求;或从“我”或从“你”出发,将郑愁予的《错误》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或选择典型的生活场景和难忘的感受,创作一首完整的诗歌。

    诚然,诗歌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在于“诗无达诂”,何况新诗至今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因此新诗的教学思路也应与时俱进,不拘一格。“遵路识斯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只是摸索着“走”了几步,还需用心引领学生依据新诗的特质,去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