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

提前识字让小学生尽早进入阅读世界

小学一年级学生人均识字1750个,高出课程标准850个;人均阅读量80万字,高出课程标准75万字。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提前识字,大量阅读"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7日 点击数:

 

    日前,我到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实验小学考察了该校的“提前识字,大量阅读”实验,分别到一年级两个实验班检查了学生的识字情况。学生桌子上都有几本儿童读物,我估计这些书都是学生读过的,就请人拿来几张《中国教育报》,随机抽取几个学生阅读报纸,除个别字学生不认识外,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报纸。

  该校的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实验的两个实验班127名学生中,35名学生(占27.56%)的识字量超过2500个,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四年级学生的识字量;28名学生(占22.05%)的识字量超过2000个;最少的识字量也已达到1300字,超出课程标准350字。一年级实验班只有一个课堂写字本,没有别的作业本,家庭作业均为读书,与非实验班相比,学业负担没有加大。

  多种方式识字,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负担

  保底识字与连带识字。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实验班就开始了集中识字。教师选取韵文、童谣、古诗等组合成识字教材。课堂识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保底识字,每堂课在10~15个左右;一部分是连带识字,如“同部首连带识字”、“同偏旁连带识字”、“连词识字”、“连句识字”等,连带识字每节课在15个左右。对于保底字,要求学生必须会认、会读,而对于连带识字,则放宽要求,允许学生暂缓认读,只求“混个脸熟”,在以后的课堂中还会作为保底字或连带字反复出现。这样一来,很多汉字对于学生来讲就不是一次认识,而是通过多次见面、循序渐进地完成识记。两个月后,学生的课堂识字量已突破500个(非实验班为200个),开始进入阅读。

  在生活中识字。生活中孩子们随处随时可以识字,这项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上学的路上认认路牌、店名;到超市购物时包装盒上的字;节假日外出游玩时认认名胜介绍、公园亭子上和石刻上的字,等等,这样不经意间扩大了孩子的识字量。

  在阅读中识字。实验班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不增加语文课时。在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受识字量限制,阅读课上以教师读故事学生指读为主,当学生有了500字的识字基础后,开始接触简短的图文结合的拼音读本。孩子们通过阅读各种童话故事、小诗歌等积累识字。实验班学生巩固生字的方式,由多遍书写式巩固变成了在阅读中的多次见面式巩固。

  集中识字并没有影响拼音教学。一般说来,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与教学要求,一年级入学前两个月要集中进行拼音教学,并达到会读、会认、会写、会用,两个月拼音教学结束,学校要组织统一的“汉拼验收”。实验班打破了教材的编排体系,于入学前两个月集中识字500个。但拼音是独立识字的工具,为了能让学生掌握这种识字工具,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实验班于第叁个月开始穿插拼音教学,但降低了难度,只要求学生能认、能读即可,不要求写。在拼音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边识字边认读拼音,认读后立即利用拼音再去识字、阅读,拼音、识字、阅读同步进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说是学以致用。虽然实验班从没有要求过学生写拼音,但从写作中以拼音代汉字上看丝毫不逊于非实验班。

  提前学习查字典有利于识字教学。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常规教学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字典音序查字法,二年级上学期学习字典部首查字法,到叁四年级达到“会使用字典、词典”。而“查字典”是学生独立识字的一个工具,使用字典的习惯与能力也可以作为学会独立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语文的一项重要技能。为了能够早日让学生独立阅读,为阅读扫清障碍,实验班于学生入学的第叁个月就开始学习音序查字法,所用课时为3课时。因为学习音序查字法基本与认读拼音是同步的,在学习查字法的同时也巩固了拼音,学生是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取得了拼音与查字典学习效果的双赢。

  有了良好的音序查字法的基础,第二学期期中以后,实验班开始学习部首查字法。在往年常规教学中,部首查字法是二年级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因此,实验教师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可是令两位实验教师没有想到的是:课上教师做完基本讲解,一出示例字,学生几乎能马上查到。特别是一些被学生广泛认为难查的“独体字”,实验班学生也绝大多数知道要先查“起笔”。这应归功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同部首连带识字”、“同偏旁连带识字”和“字理”识字。因为在以往的集中识字过程中,学生早就熟悉并掌握了汉字中的常见部首、特殊偏旁,而这正是部首查字法的难点与重点所在,对于实验班的学生来讲,这早就不是问题。

    多种方法激励,学习的兴趣超过了识字的苦恼

  为了激励学生识字的兴趣,实验班开展了“识字考级争星”活动,以100个字为单位,认识100个字为一级,200个字为二级……以此类推,达到1000个字可申报“识字银星”,达到2000个字可申报“识字金星”,达到2500个汉字(小学四年级的识字量)颁发“识字证书”。

  在实施中首先请家长协助孩子把课内、课外所认识的生字如实、认真地填写在“考级手册”中,然后请识字小考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再由教师把关抽测。最后,通过者可获得识字考级印章。

  多种途径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

  从入学的第叁个月开始,实验班的学生正式开始进入了阅读。首先是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精选韵文、故事、童话、古诗,并开始穿插人教版教材的学习,尝试一课讲两到叁篇文章;其次,每天25分钟的诵读小课留给学生自由阅读;第叁,要求学生每天回家保证阅读200字;第四,在课时分配上,实验班每周上两节阅读课,一节读书交流课。在实验班,设有“图书角”与“好书漂流站”,这些书是学生自己捐的,定期取换。

  实验进入第二学期,实验班课上的阅读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教师为学生大量补充的童话、故事、寓言等。一学年结束,实验班课堂阅读补充材料达160多篇,相当于教材的3倍之多;第二部分是教材,与补充内容穿插进行,教师以每课时讲多篇的形式进行教学,到第二学期结束,实验班的教材学习进度已达到二年级上册的一半。

  课外阅读由学生自主阅读向自主阅读与师生共读相结合过渡,教师向学生推荐书目,并开始尝试以一本书的内容为例进行浅显的赏析或读书指导。到一年级结束时,实验班学生的平均阅读量已突破80万字,达到了课程标准中对五年级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大量的阅读积累,使实验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提高,由第一学期阅读平均成绩高出非实验班7分到第二学期末阅读成绩高出20.8分。在学校举行的古诗文擂台赛、书写漂亮班评比、优秀班集体的评比中,两个实验班均居一年级五个同轨班的前两名,显示出了绝对的优势。

    期望“六个突破”、“三个水平”

  这项实验还刚刚进行了一年多,他们的实验计划是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实现“六个突破”,达到“叁个水平”。

  “六个突破”是:第一,突破现有语文教材的容量,小学一二年级集中学完小学阶段的2500个常用汉字;在不增加课时的基础上,小学四年学完六年的语文课本,并自编补充教材。第二,突破语文教学每篇课文讲2~3课时的习惯,每课时学习2~4篇课文,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大量阅读。第叁,突破语文大作业量的做法,减轻学生负担。第四,突破作文难。一年级设立“每天一句话”小写话本,开始读写同步。低年级达到文通字顺,中年级能够在40分钟内写出300字左右的习作,并做到语句通顺。能够快速、即兴、自由表达,引经据典,体现个性特色。高年级在40分种内能够写出500字左右的习作,并做到立意新颖,少有错别字。第五、突破考试的束缚。实验班不参加统一考试,每次考试均采取自命题的形式,使学生不怕考试,彻底摆脱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束缚。第六,突破后进生转差难。

  他们希望达到的“叁个水平”是:一是小学四年级达到甚至高于常规教学班六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二是小学四年阅读量达300万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初叁毕业(260万字)的阅读量。六年级学生毕业时达到初叁学生的语文水平。叁是造就一批语文素养高,不怕问、不怕考、难不住、问不倒的高水平的学生。

                  ( 天津市教科院 王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