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刚走”,刘京海“来袭”!
面对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的固定、生源结构的特性和教师方法的塑化,“多元课程、多元选择、多元发展”态势的步履维艰,不固定学科总分排序选拔机制的难以形成等客观现实,高中教育如何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双重挤压下,以成功为价值判断,在疲于“补短”的同时,力求在“扬长教育”上做足文章?
演讲中,全国成功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主要发起人、设计者、者和者,中学特级校长,教心学科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功臣”刘京海先生凭借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卓越的管理经验,就此问题,为东中教师提供了“密钥”。
刘京海认为,扬长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积极的思考与行动,或者说去消极化,是尊重学生创造个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当前学生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教学。所以,教师在观念上,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教育成功,或者说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在积极的信念、积极的方法、积极的激励中去实现。
如何改进课堂,刘京海认为,关键在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固定的课程标准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自己的课程。目标的调适,能够让学生努力后有可能达到,标准高了,学生不但不会成功,反而会不断重复失败。故务必以基本知识、基础知识为前提。从书本知识到变型训练,基础最重要,这是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基础题、能力题的训练应兼具科学性、针对性和艺术性。
在课堂教学中,刘京海认为,必须以问题导向推动教学,以目标达成控制课堂。坚定不移讲练结合,边讲边练,及时让学生消化巩固,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解决。在隐性思维模型下,以疑问式讲授而非陈述式表达,来触发学生边想边听,真正达到启发式教育效果,尤其有助于高中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显性思维模型,主要以有限的课堂讨论呈现。
他认为,策略性有道理的知识,或者叫程序性知识,通过建构与提炼的方法进行解决;不经过提炼,不加以建构,学生不能掌握的知识,则需要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和发现,数学尤为如此。
当老师遇到教学方法的高原地带,刘京海认为,这往往与技术相连,必然要求教师增加科技含量,引入新技术。如移动学习终端和“互联网+”等现代手段。特别是移动学习终端基于数据分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扬长,优势明显。
------90分钟的演讲,睿智而幽默。蕴涵了丰富的教育、管理智慧,释放出大量扬长教育的理念和技术层面的信息,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演讲结束后,邹施凯指出,刘京海先生的演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加以借鉴。依据我们的教育使命,教育要因材施教,致力于扬其所长,努力补其所短,全力让更多学生体验成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增强学生提升能力的实践项目,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在质量提升中,强化我的责任。并强调,教育的成功在于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积小胜为大胜,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