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不是贫困的代名词
上大学两年了,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生付为军感觉自己和周围环境变化很大,唯一不变的是来自外界的误会与猜疑。
这一切,都源于他身上的一个特有符号——免费师范生。
出身教师家庭的他,受父亲影响,2007年高考结束后,报考了华中师大的免费师范生。这个有着明确职业理想的小伙子,却与许多免费师范生一样,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被贴上了贫困生的标签。
付为军对“贫困”这个词并无成见,只是被人猜疑,让他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付为军说,班里共有30多名同学,大多数同学家境还不错,“但外面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就是觉得我们读不起书,是奔着‘免费’来的。”
其实,免费并不是贫困的代名词。
华东师范大学一份针对全校900多名免费师范生的调查可以佐证:和大多数人想象中不同的是,40%的免费师范生家庭月收入为1000词5000元。
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之所以报考免费师范生,是因为非常喜欢或渴望从事教师职业,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期待。同时,他们也对国家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心存感激,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履行义务。其中,仅7.7%的报考者认为与家庭经济条件关系密切。
报考原因调查显示,真心喜欢或者渴望教师职业、就业包分配是学生报考免费师范生的两大主因,而许多旁人所认为的“免费”并不是影响考生选择的先决条件。
“能免费念当然好。”华中师大化学系2008级学生耿希萌,来自天津市。这个长相、气质都与连续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的女主角——只身去农村支教的“萌萌”酷似的女生坚定地说,她是为了毕业后去西部农村支教这一梦想而来。
北师大文学院2007级学生罗莎,两年后将像母亲那样成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从爷爷那辈儿算起,这个家叁代出了7位老师,罗莎将是第八个。
“免费师范生政策不仅仅是‘扶贫济困’。”在局外人热衷替免费师范生算经济账的时候,罗莎把免费看做一种鼓励。
毕业于内蒙古赤峰二中的罗莎高考成绩是607分,在当地,这个成绩可以上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然而,罗莎填报了“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这一切与经济条件无关。
“免费师范生不能与扶助贫困生画等号,这歪曲了恢复免费师范生的初衷。”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要吸引优秀人才成为未来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所以,这个“免费”不是扶贫,而是“扶优”,是“激励”。
读免费师范生不等于进“保险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把身边的同学分为两种类型:每日忙忙碌碌勤奋努力的很多,但也有整天无所事事高枕无忧的。
5月17日,周末。做完家教,华中师大化学院2008级学生望雪丹急匆匆地往寝室赶。这个高个子女生走路很快,她说是“练”出来的,“平时事情太多了,好像我每天都很赶似的。”周一到周五不是上课就是实验,不多的课余时间,还要花在作业与实验报告上,周末做两份家教。虽然才大一,望雪丹已经感觉“比高中那会儿还忙”。
但她对现在的状况比较满意,因为她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好老师,她同时做着两份家教,为以后做老师练练手,“忙点累点也值得”。
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中,像望雪丹这样的免费师范生,代表着第一种类型。
“我们班也有个别同学,一学期在课堂上露不了几次面,期末考试也只考了两门,总共挂了近10门课,每天仍像一点事没有,优哉游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免费师范生告诉记者。
一所部属高校对2007级免费师范生的跟踪调研报告显示:有75.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状态较好,62.7%的学生表示在学习方面要力争优秀;但也有13%的学生认为毕业后会有工作保障,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与非师范生和上一年级师范生对比,在对5个学院的抽查中,2007级免费师范生成绩呈现“优秀率下降,及格率上升”的趋势。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免费师范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就业有保障。大部分学生很感谢国家给予的政策,坚定了学好学业、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在基础教育领域做出贡献的信心。但也有部分学生心存“学习期间不愁吃住,毕业不愁找工作”的思想,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会议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表示,虽然这一现象并不特别突出,但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华中师范大学2007级免费师范生小付分析,免费师范生相对来讲没有就业压力,“即使金融危机来袭又如何”,加上大学生活相对自由,有的同学产生了“读免费师范生就等于双脚迈进了保险箱”的想法,慢慢就失去了学习动力。有的人就觉得只要不挂科、成绩不是最后几名就行了。
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在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会议上曾特别指出,教育部将建立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激励与淘汰机制,不合格的学生可能被淘汰。此外,在免费师范生毕业时,各省教育部门也将组织双向选择,毕业生能否进入心仪的学校任教,将以其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作为依据。
有媒体报道,为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华东师大在免费师范生中实行了淘汰制,日前已有一名免费师范生因未取得规定学分被勒令退学。
更多的激励政策正在实施。
比如,陕西师范大学从2007年起就开始在免费师范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到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及香港、台湾等地高校,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交流学习。该校还对品学兼优的免费师范生设立了非义务性奖学金,并且建立了本科专业分流制度,免费师范生入学一年后,成绩排在前10%的,可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
免费师范生不代表“低分”
“最优秀的学生不会去读师范,免费师范生的录取分数线不会太高。”社会上不少人对免费师范生都有着这样的误读,而事实上,免费师范生并不是低分上线的“保护伞”。
今年3月上海师大免费师范生报名咨询会现场,全市5000多名学生和家长前来咨询,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其中不乏许多重点中学的学生。该校计划招收免费师范生100名,却吸引了2300人报名,录取率约为23∶1。
2007年,陕西师大、华中师大原计划在天津招收26名免费师范生,报名结果出乎意料,许多素质全面的高分考生踊跃报名。招生学校不忍放弃这些好生源,追加录取名额,最后增加一倍,录取了53名考生。
2008年,华中师大免费师范生的报录比也由2007年的5∶1增加到了10∶1。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免费师范生的录取分数,也一路走高。
一连串吸引眼球的数字背后是这样一个现实:免费师范生,越来越受考生和家长热捧。
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提供的资料显示:去年报考华中师大的湖北考生中,理科最高分620,文科597,分别高出重点线72分、65分。北师大在鄂录取最低分为:理科586分,文科568分,分别高出重点线38分、36分。
同年,华中师大在很多省份的录取最低分也超过当地重点线30分以上。其中新疆理科投档线超过当地重点线66分,广西、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的理科最低录取分数分别超过重点线48分、52分、36分、63分、54分。
2007年,来自青海山区的孔泉,以高出当地重点线100分的成绩,来到了北师大,“我们那里的师资很差。”孔泉说,他想毕业后回家乡,改变当地落后的教育状况。
“我是要当一辈子老师的。”以620分位列2008年报考华中师大理科学生之首的刘海英,叁个提前批志愿填的全是师范:“我喜欢教别人做题目,也一直想当老师。”还在暑假时,她就已开始免费帮村里的孩子补习功课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分考生迈进免费师范生的队伍,6所部属师范院校对免费师范生的选拔门槛,也相应提高。
今年华东师大免费师范生的自主招生,增加了文化测试环节。文化测试合格的学生,才能获得免费师范生自主招生面试申请资格。面试分为专家遴选和心理测试两大部分。
“学校选拔未来的人民教师,一方面考察学生是否‘乐教’,即是否喜欢做老师,另一方面考察是否‘适教’,即是否适合做老师。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华东师大副校长庄辉明对媒体介绍,面试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特别注重对学生教师潜质和从教能力的考察,好中选好,优中选优。(记者&苍产蝉辫;雷宇&苍产蝉辫;实习生&苍产蝉辫;朱娟娟&苍产蝉辫;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