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

第20届“红烛杯”《祖国统一》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5日 点击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的含义,理解其为什么能成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理论构架。

2)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认识我国对台的方针。

3)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分析目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有哪些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学习“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形成和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利用图片、文字等情境资料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材料等活动,获得历史知识,得到能力锻炼,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团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一国两制”是我国党和政府根据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外形式的重大变化而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2)认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能收回港澳的决定因素,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

3)通过港澳回归的实践,认识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是全体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早日和平统一台湾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台湾问题的现状。

2.难点:理解“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对海峡两岸关系的未来展望。

教学媒体

利用Powerpoint课件穿插Flash动画展示图片文字资料,突出主题,达到情感共鸣,实现叁维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营造:返古的音乐声中课件展示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请一位学生朗读,设问:该诗反映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回答:盼望海峡两岸亲人团聚的心愿。

导入新课:第3课《祖国统一大业》。

提问:

一、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学思同步: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并未涉及,为了从总体上把握港澳台问题的来龙去脉,设计意图:这个部分的知识,教材没有涉及,散落在以前学习的单元中。但由于它是下面教学内容的一个必要的知识准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故结合初中历史知识由学生适当予以介绍,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作一铺垫)

1、香港问题由来

师生共同回顾香港被占领的过程,借课件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知识。请学生归纳英国占领香港问题的叁个步骤。思考香港问题的实质。

2、澳门问题由来

请学生结合课件介绍澳门被葡萄牙强占的过程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3、台湾问题由来

提出以下问题思考:  

台湾在历史上有哪两次分离与回归?第叁次分离又是怎样造成的?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国家分裂、骨肉分离,如此美丽的香港、澳门还有宝岛台湾与祖国母亲相分离,是全体中华儿女都不忍心看见的!那么为了早日解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政策?

学生答:“一国两制”。出示教学目标。宏观概括教材内容,构建知识联系:“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同时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

让学生带着“‘一国两制’构想是怎样形成的的?其内涵是什么”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本第一目的内容,找出课本中的有效信息。

在学生回答后利用幻灯片展示“一国两制”构想形成。

1、《告台湾同胞书》:

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大陆向台湾伸出了橄榄枝,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法,并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停止炮击的决定更引起了台湾同胞的强烈反响。

21981年叶剑英发表《对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又称九条声明实际上已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内容,与此同时,邓小平再次支持了这种做法。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在屏幕展示:“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提醒学生注意,“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而最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成功运用。

叁、回归之路——  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一)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的构想本来是为台湾问题量身打造的。但它尚未在台湾问题中开花,就在处理香港问题的时候结果,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视频展示回归之路,再由学生主持现场采访)

 

(二)澳门回归

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展示回归过程及图片。

(组织分组讨论,叁分钟后各小组推选一位同学起来发言,结合发言情况评价各小组表现,再用幻灯片展示答案要点)

问题一: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结合材料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前提条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问题二: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岛,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比较两件大事,谈谈你的主要感想。

问题叁:中国政府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有何重大意义?

(1).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

(2).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世界--为解决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  

      

叁、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望

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全面复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海峡两岸人民在“一国两制”方针的基础上日益达成共识,两岸关系有了新发展。将台湾问题分作隔绝-——暖风——寒流——契机四个时期

1.隔绝:提供蒋氏父子照片。指出他们也坚持一个中国。

2.暖风:

年份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       大陆停止了炮击金门,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7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叁通”,1987年台湾政府迫于形势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1991       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海协会和海基会进行广泛接触和对话

1992       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此即着名的“九二共识”

1993       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1995       江民同志针对两岸关系问题,提出八项主张

3.寒流:展示李登辉和陈水扁的照片与“台独“言论。

提出设问:影响和平统一台湾的阻力是什么?(一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猖獗)

但他们的图谋遭到全体中国人的强烈反对。展示一组反台独的图片。

师生齐读胡锦涛发表的对台讲话: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紧接着提出问题,我们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为什么?(针对的是分裂主义和外国干涉势力)

4.契机:展示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的图片。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005429日下午, 举行“胡连盛会”。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同年57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南京中山陵发表讲话。

目前台湾问题的解决还有待时日,你们作为未来国家的主人,可以对台湾问题的前景进行大胆预测,大家分小组讨论,各抒已见。最后老师归纳: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历史是一部分裂与统一交替推进的历史,有道是分久必合。两岸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但统一的过程会很漫长,不会一帆风顺,两岸统一最好的武器是民主,最终的动力是发展,最好的方法是交流,最后的保证是武力,最好的结果是和平,我们衷心希望两岸问题最后的结果能如大陆赠送给台湾人民的两只国宝——团团圆圆,我们也坚信统一的那一天必将到来!

小结:本节课主要从叁方面阐述:问题之源、统一之策、统一之路,探究祖国统一大业的问题,回顾历史,联系现实,展望未来,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祖国统一的前景充满必胜的信心!

 

 


点击浏览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