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盐城市中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的要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此作业布置与批改实施方案。
一、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目的
作业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拓展、延伸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业批改,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迪思维、参加实践和培养兴趣不可或缺的步骤。同时也是教师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布置作业,及时、认真批改作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显得尤为重要。
二、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合理是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了这一原则,才能有效发挥作业布置与批改对教与学的促进、矫正作用。
2.适度性原则。学生作业量的大小、作业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学生作业量大小、难易程度的确定标准应该是:认真学习的中等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正确地完成。
3.及时性原则。作业布置与批改应及时,通常情况下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相关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以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4.激励性原则。作业布置与批改应有效发挥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激励学生在作业中勤于思考,乐于实践,体验成功与快乐。
叁、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要求
1.学生作业可分为预习作业、课内作业、课后作业及实验报告,应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和检查。预习要明确要求,督促学生养成习惯。课内作业必须让学生充分思考,暴露缺陷,利用实物展示台,及时组织典型个案分析。实验报告要严格规范,在预习时即写好基本文稿,数据记录及处理严禁弄虚作假。
2.作业的分量和难度应按照新课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备课时要弄清新教材中习题安排的意图,熟悉其要求,以便充分利用和恰当指导。同一备课组各任课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要经过集体备课达到统一。
3.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典型题的练习,巩固基本知识概念,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步形成能力。要增加实践性的作业、阅读性的作业。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可以印发一定量的补充作业,布置有弹性的选做作业。技能课要指导有兴趣特长的学生课外进行自主训练。任何教师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订购学习指导用书。
4.每天各科课外书面作业的总量,对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而言,实际完成时间不超过二小时。[注] 课内书面作业延伸到课外的部分都视为课外作业。要注意各科之间作业份量的平衡,每天、每周作业的分配基本合理,学生负担适当。
5.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做到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解答。作业格式要规范,字迹要端正,不符合要求的要重做。认真组织学生相互协作,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研究性课题。具体而细致地指导研究性课题的设计、资料采集、论文撰写、质疑答辩等各个环节,鼓励创造精神。
6.及时认真批改和分析。一般每个学科只使用一本练习本,要在下一次授课前批改完上一次的作业,要签署批改日期。凡书面作业、练习讲义、单元测验都要全批全改。作业批改中要细致。注意发现共性的和个性的存在问题,认真分析,找出症结,及时矫正。加强眉批、评语或面批等方式的个别指导。做错的作业,一律要求订正,订正后的作业必须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