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与消失
高叁(2)班 袁琳
街转角处的绿色邮筒在阳光下显得尤为孤单。它在静静地守望,期待与一封信的邂逅。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却没有人看到邮筒的心愿。它在心里落下一滴泪,掉漆的外壳上的斑驳如同点点泪痕。
你也许会说,邮筒的寂寞,书信的日趋消失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因为出现了大量的现代通讯工具。可我心中的失落却挥之不去。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在外地工作,我每天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他们的信。每当展开信纸,我都满心欢喜地读给奶奶听。虽然是极为平常的话语,却像冬日里的阳光一样,让我们的小屋暖暖地提前迎来春天。
而如今的电话、短信和Email,依然是一样的家常话,我却总觉得少些什么。新生事物正不断出现着,另一些却一天天地凋零、消失。
消失的是诗意吧。不再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谨慎急切,不再有“呵手为伊书”的爱怜深情,不再有“欲寄彩笺兼尺素”的执着期盼,古人的诗意与我们渐行渐远。新生事物带给我们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在逐渐扼杀诗意的生活。如同快餐一样的生活让我们如何从中品出诗一般的美好?过于接近地面的生存方式已经让我们失去了轻盈飞翔的能力。
出现的是寒冷吧。信笺里的温情被我们用冰冷的机器过滤,消失殆尽。有多少人还记得读信的感受?面对期待已久的来信,拿在手里竟不知是否要拆开。热切又忐忑地读着,一字一句都不敢错过,字句间似乎还残留着寄信者的体温。信纸上的水渍,依稀是风干的泪水,让读信人也禁不住滚下热泪。书信本来就是双方炽热情感的交流,是百经斟酌后才捧出的心声,这些温情岂是那些出现的电话、短信可以传达的?
我们对着这些永远不变的散发着刺眼白光的屏幕,连回忆也消失了。偶尔翻阅泛黄的信纸,抚摩已经暗淡的墨痕和陈旧的笔迹,那一段甜蜜往事便又浮上心头,如同嘴里含着陈年橄榄,说不尽的滋味。可惜,在出现与消失之间,我们竟成了没有回忆的人,前后都是茫茫海洋,不知何去何从。
月满西楼时,我痴痴地凝望,看着那一轮亘古长明的月亮,只想问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