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微积分初步(亦称高等数学选讲) | |||||||
设 计 人 |
吴春柳、李文松 |
承担人 |
吴春柳、李文松 | |||||
开设意义 |
本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新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中选修课的开设要求而设计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图使学生对数列、函数等知识能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强化常量数学与变量数学间的有机衔接,使其从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接受到唯物辩证的教育,深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 培养。 | |||||||
目的要求 |
通过教学⒈使学生正确认识微积分的产生的时代景和历史意义。 ⒉使学生初步掌握微积分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高中数学中的相关问题。 ⒊使学生从客观事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接受唯物辩证的教育。 ⒋使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 | |||||||
适合对象 |
学过数列、函数知识的所有高中学生 | |||||||
参 考 教 材 |
|
书 名 |
作 者 |
版 本 | ||||
教 师 |
微积分初步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六年制重点高中数学课本》 | |||||
|
|
| ||||||
学生 |
|
|
| |||||
|
|
|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 | |||||||
考查方式 |
考查 | |||||||
备 注 |
| |||||||
|
课 时 安 排 |
第一课时 |
微积分学产生时代景和历史意义 | |||||
|
第二课时 |
数列、函数的一些基础知识 | ||||||
|
第叁课时 |
数列极限的概念 | ||||||
|
第四课时 |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 ||||||
|
第五课时 |
函数极限的概念 | ||||||
|
第六课时 |
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 | ||||||
|
第七课时 |
函数的连续性 | ||||||
|
第八课时 |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 ||||||
|
第九课时 |
两个重要极限 | ||||||
|
第十课时 |
极限知识整理 | ||||||
|
十一课时 |
导数的概念 | ||||||
|
十二课时 |
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与法线方程 | ||||||
|
十叁课时 |
复合函数的导数 | ||||||
|
十四课时 |
导数的应用———单调性与极值 | ||||||
|
十五课时 |
导数的应用———函数的最值 | ||||||
|
十六课时 |
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