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生活中的美学 | |||||
设 计 人 |
周鹤峰 杨龙俊 |
承担人 |
周鹤峰 杨龙俊 | |||
开设意义 |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 2、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 |||||
目的要求 |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正确辨清生活中美与丑。 2、通过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 |||||
适合对象 |
高中各年级学生 | |||||
参 考 教 材 |
|
书 名 |
作 者 |
版 本 | ||
教 师 |
《美学概论》 |
王朝闻 |
| |||
《论美》 |
朱光潜 |
| ||||
《美学的基本原理》 |
刘叔成等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
|
| ||||
学生 |
《美和美的创造》 |
蒋孔阳 |
| |||
《美的历程》 |
李泽厚 |
|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 | |||||
考查方式 |
1、口试 2、笔试 3、实践考试 | |||||
备 注 |
美学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本讲座主要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 |||||
课 时 安 排 |
第一课时 |
美育的重要意义及其职能 |
第二课时 |
美的本质和特性(一) | |
第叁课时 |
美的本质和特性(二) | |
第四课时 |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 |
第五课时 |
社会美 | |
第六课时 |
自然美 | |
第七课时 |
艺术美 | |
第八课时 |
崇高、滑稽与优美 | |
第九课时 |
专题讨论总结:什么是美 (训练一) | |
第十课时 |
美感的本质和特性 | |
十一课时 |
美的欣赏与判断 | |
十二课时 |
美感的心理要素 | |
十叁课时 |
论文交流:论美感 (训练二) | |
十四课时 |
现实美的创造 | |
十五课时 |
艺术美的创造 | |
十六课时 |
实践总结:创造美的作品 (训练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