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

浅谈新课程德育工作中的抗挫折教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6日 点击数:

 [    ] 中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升学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学习压力,导致绝大数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挫折感,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面对必然的压力和人为施加的压力,还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是所有教育者必须解决的课题和认真践行的教育任务。笔者就德育工作者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引导和疏导,从而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进行简单探讨。

[ ] 挫折感   新课程理念   德育工作   抗挫折教育 

2003321,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方案强调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对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这就要求要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让一直生活在父母呵护下的青少年学生学会正确的、独立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可能的挫折和困难,作为德育工作者,则应不失时机的给予学生适当的挫折教育体验并教会学生抗挫折的意识和本领。

挫折感,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的行动受到阻碍而不能克服的,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作为90后的新一代青少年学生,一方面是物质条件的优越、家长的关爱、社会稳定和谐的环境,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了更多呵护和赏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升学的压力、家长的期望、人际关系的紧张,又使他们无法适应,这两者的矛盾冲突势必又让这些学生面临更多、更重的心理负担,如不及时疏导,挫折感便会吞噬青少年的幻想和欢乐,扼杀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其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必须要让青少年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作为德育工作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因为德育工作是触及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教育,德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寻求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和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

挫折感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过度学习压力带来的无力感。

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发学习潜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但不同的学生承受的压力能力是不同的,长期的、经常性的学力不足和学业成绩的差异会导致学生的成就感的缺失,引起对学习主观意愿的排斥和厌倦,对学习产生一种无力感,总会潜意识里认定自己无论如何也赶不了别人。如果老师和同学再一味的批评和讥讽,这类学生就会失去对学习兴趣,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二、人际关系障碍带来的紧张感。

作为一个学生,不仅要处理好学业,还要面对若干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比如与同学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与长辈的关系等,这些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中学生必不可少的经历。由于个性差异和生活学习环境、个人能力以及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对于如何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的方式、心里预期及自我调适也呈现出不同。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较内向、有特殊经历、兴趣爱好单一、集体活动不强的学生而言,让他们在沉重的学业负担下,再去游刃有余的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确实是比较大的考验。

叁、特殊家庭背景带来的自卑感。

家庭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至关重要的方面。稳定的、平等的、民主的家庭氛围会正确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心理指向,从容的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这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会经常遇到挫折,但他们会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克服挫折,并在不断挫折中成长成才;相反,对具有一些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而言,比如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异、家庭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等都会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特别缺少安全感,他们生活在集体中,却不能很好的与集体、与同学融合在一起,他们渴望被爱,却又不愿接受老师、特别是不愿接受同学的帮助,其实,外表之下隐藏着一种自卑感。

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应如何培养学生抗挫折意识和本领呢?

一、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实现增强学生克服困难面对挫折的毅力和动力。

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特定的具体目标,这里的“目标意识”,是指达到某一特定目标的主观愿望和主动参与。有一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有中国和日本两个友好联谊中学举行一次暑期夏令营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团队协作学会野外生存技巧。日本中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会充分谈论协商,然后采取统一行动,每个组员都在集体智慧中创造性的解决面临的难题。原本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在集体的团体协作中,转变为为实现团队总体目标,而使得每个组员充分利用自己和团队的力量,战胜困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使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更使得组员在目标引领下,提高了主动参与、积极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中国学生遇到困难,不是怨天尤人,就是相互埋怨,甚至退出活动,他们在困难面前,缺少积极的心态,不懂得利用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缺少沟通和寻找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困难和挫折在他们面前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挫折感。长此以往,当挫折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的话,那么,学生不仅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更有可能失去生活的勇气。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同样,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有预定设定的教育目标,这就要善于抓住学生面临困难与挫折的消极和悲观心理,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排泄,不要直接针对困难和挫折给学生和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而是多分析困难与挫折出现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此过程中,目标意识即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关注自我在解决问题中的决定地位,从而将目标作为解决困难和面对挫折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心理状态,它对问题解决意义远远大于任何说教和帮助,因为学生在此过程中,可能最终不一定能够彻底的解决问题,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学到了应对困难和挫折的积极心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杜绝绝对量化学生,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平等、宽容的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所谓“量化”,就是指家长或老师设立要求和数据目标,让孩子们去实现这些要求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考核和评价学生机制的教育方式。诚然,“量化”学生在传统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有利于教育和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学生量化难以量化“道德认知”。学生的身心和道德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期间有反复甚至倒退的过程。学生是独立和、具有个性的个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学生的道德认知需要教师的教育,这决不是学生量化管理就可以解决。事实上,学生量化管理只是触及学生在校的表现,而对于其道德认知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

其次,学生量化难以量化“情感认知”。教育学生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要春风化雨般教育,决不是凭量化分数就能解决问题。也是在后进生眼里对分数无感觉、无压力,如果这样,学生量化管理不但不能起到其积极作用,反而成为其“报复”班级的最佳载体。由此可见,细腻的教育比冰冷的分数更能感动学生,学生量化管理难以量化“情感”的发展。

第叁,学生量化难以量化“教育结果”。教育的最终结果很难用量化结果来表示。同样的量化分数,并不代表二者的情感、道德、意志的发展是一致的,也许存在很大的差距;反过来讲,不同的量化分数,并不代表二者的情感、态度、意志的发展不一致,也许二者水平相当。所以,量化分数只是客观地反应到学生的表面现象,对学生的教育结果无能为力。

最后,学生量化容易加重学生生理和心理负担,成为学生失去自我、放弃自我的诱因。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其中绝大多数的自杀学生均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对未来失去希望,从而走上了不归之路。200938,对于江苏的教育界而言,是一个黑色的日子,这一天,江苏常州两名中学生都选择了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其中一个学生在博客上写道“我想死是有一段历史的了,只不过之前受到诸多事的牵制一直未实施,临死前是什么感觉呢?终于要解脱了!我会这么说……我的梦想吗?开个不为赚钱的咖啡店啊啥的,不出风头,生活俭朴,但是许多声音说:不!你要好好读书!读大学!研究生!博士!最后出国!这样念下去完全没有意义,离我的梦越来越远……”,其实,在目前的教育机制下,这样的抱怨还普遍存在。

试想,如果不是我们曾经为之津津乐道的分数、成绩、数据、目标无情的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和稚嫩的双肩,他们就不会走上这条不归之路。当然,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改革不是一撮而就的,我们需要不停的探索,2009612,江苏省《对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正式出台,这一规范性文件必将在江苏素质教育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叁、积极实施心理干预,建立起长效心理咨询机制,让学生及时得到心理指导,正确科学的对待挫折。

中学生心理品质差、抗挫折能力弱是导致其产生挫折感的重要主观因素,因此,要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意志品质。

到底我们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很多文章上都有相关数据,笔者就此选择的是本校高一某班级62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见附表),之所以选择高一,是因为他们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由此得出的结果也可以推知初中生的心理状况,所以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普遍性。

经过调查发现,57名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3名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压力,两名学生不确定。事实上,有心理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但很多学生都用“好烦、太沉重、太辛苦”等字眼来形容心理压力,这表明学生的心理压力已经超负荷了。

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压力首先来自于学习、学习方法、考试、分数和竞争;其次是人际关系的处理;第叁是对未来的设计。

当谈到考试时,55名学生的反应是:紧张、害怕、厌烦、讨厌、想逃避等消极情绪,7名学生认为无所谓、平常心。适当的心理紧张有利于调节精神状态和行为的指向性,从而使得目标得以实现,考试时适当的紧张是有益和正常的生理反应,但过于紧张或害怕等情绪容易形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在考试中发挥正常的水平,树立自信心。 

考试结束后,所有的学生最关心的是成绩,59名学生最不想知道的是成绩排名。

成绩是学习效果的反映,学生对于成绩的关心和获得高分的愿望自然十分强烈,却畏惧成绩排名。成绩排名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固然是激励与肯定,同时也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必须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而成绩排名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击败,受老师冷落同学歧视家长责备,背上沉重心理负担,甚至自暴自弃。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条件,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从容看待竞争,为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健康的心理平台。

总之,学生的挫折感与学生所处的状态紧密联系在一起,要让学生掌握抗挫折的能力。离不开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愿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德育工作者积极实施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新课程对自己成长和成才的有益推动作用。

附表:高一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表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环境,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和疏导工作,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下列问题。谢谢你们的配合!

1.你有无心理压力?(   

    A.        B.没有       C.有时有        D.很严重

2.你认为你的心理压力来自哪里?(   

    A.学习成绩        B.竞争       C.与同学交往    D.对未来设计的实现

3.考试前,你的第一心理状态是什么?(   

    A.很期待        B.讨厌       C.很害怕      D.想不考

4.考试后最担心是什么?(   

A.分数和排名    B.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    

C.无所谓     D.老师和家长批评与指责

6.你会经常为自己的学习方法而烦恼吗?(   

A.    B.从没有    C.不想这个问题     D.很烦恼

7.当你遇到挫折,你习惯的态度是什么?(   

A.很悲观    B.积极面对    C.寻找帮助     D.无所谓

8.你对目前自己的生活、学习状态是否满意?(   

A.满意    B.很满意    C.不满意     D.很糟糕

9.你认为现在的学习有意思吗?(   

A.没有意思    B.有意思    C.无所谓    D.很害怕学习

10.你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吗?(   

A.    B.不能    C.学习是一种负担     D.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11.你如何看待现在的教育和考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