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顾名思义,草之根也。植物扎根在土壤里,使自己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也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营养,使植物茁壮成长。
“草根式研究”就表明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是一种非专业化的,是一种扎根于教育实践,落实到教师平时的教学行为当中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教学推动研究,研究提高教学。也只有来源于实践的东西,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草根式研究”应该立足于如下几个方面:
1、扎根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的批判性探究,是对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提高教师自我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叁年反思却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随时遇到许多问题,我们把这些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记下来,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才容易发觉自身的不足,才能把握住时机,找到提高自身的切入点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增长点。
最适宜一线教师操作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学叙事。教学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再加一些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由于教学叙事叙述的是教师自己身边真实的教学事件,且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能够直接形象地反映出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
2、扎根于教学问题
“草根式”研究大力倡导小型课题研究。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袋想,用自己的话说,自己教育自己,这是“草根”的优势,草的根源所在。教学与教研相结合,用教育科研来强化教学的意识。老师们先从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入手,不断生成小话题、小课题、小论题,自觉地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查阅有关的书籍,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针对问题将初步解决方法、解决设想写出来,从中理出可供研究的小课题。
3、扎根于群体参与
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单薄的,教学研究还应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让每一位老师参与到“草根式”研究中来。从“教学实际”出发,扎根于教师群体,可以这么说,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用心思考,探寻教育的本质,寻求教学的规律,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可以说是在搞教育科研。
曾经在《中国教育报》读到《无奈啊,一个人的教研!》这样一篇文章,现在的学校科研工作几乎是教科室几个人的事。其实我们每位教师都可以参与到教研活动之中。如采用自主学习、五分钟教研论坛、读书交流会、骨干教师讲座互动等形式,都可以深化教研氛围,培养教师教研能力,从想说到敢说、到会说、能说,从想写到敢写、到会写、能写。
校本教研能扎根于全体教师,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到“草根式”研究中,教育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得到了解决,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贴得就更紧。
长期以来,在教育科研中存在着无形的“霸权主义”,似乎只有那么几位学术专家支撑着教育科研的天空,这其实是大错而特错。我们真正要做的应该是草根式的研究,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要根植于课堂,根植于学生和老师中间,吸收着教育生活实践中的营养,才能让教科研工作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