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与教育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中极为突出的两个根本性问题。教育生态问题是从多年的应试教育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怪胎。对这个问题确实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当代世界,凡是发展中的事物都有一个生态问题。自然生态,这些年来讲的较多,大家都比较熟悉。此外,还有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教育生态等等。生态,就是事物在生存和发展中环境同自身的统一态势。过度和野蛮的开发破坏自然生态,霸权主义破坏政治生态,垄断破坏经济生态,贫富两极分化破坏社会生态,文化专制破坏文化生态,那么,是些什么因素在破坏我们当前的教育生态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和研讨的问题,我看首先就是应试教育发展到登峰造极所酿造的恶果。睁开眼睛看一看,闭起眼睛想一想,近些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生态实在被破坏得够厉害了。这样下去,将何以堪?不能把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推给客观,其中有很重要的人为因素。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供求矛盾很大,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是按绿色生态的教育观点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增长和合理配置,还是人为地把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一起,而且还要“锦上添花”,强化“马太效应”,破坏教育生态,同时也使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得不到公平、合理和充分有效的发挥,这就是人为造成的了。现在的问题,就出在选择了后者。这样,在优质教育的供求关系上,就更加紧张了,出现了许多的不正常的情况。这不能怪家长,也不能归咎于中国的文化传统。近几年,什么重点初中“改制”、“一校两制”、“校中校”、“名校办民校”,重点校招“择校生”,又进一步搅乱了办学秩序,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的发展,实在是教育领域当务之重,当务之急。今天,我不多谈这些问题了,而想另取一个角度,主要谈谈教育生态与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没有绿色教育生态,就很难有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一,教育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后,使应试教育与择校竞争趋于白热化,从而剥夺了孩子们幸福的童年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权利。从孩子们开始入学的时候起,一直就把他们紧紧捆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沉重的学习负担、没完没了的应试训练、五花八门的校外培训,再加上种种心理上的压力,到底这是对后代的培养还是对后代的摧残?这样浅显的道理,家长不会不明白,学校
第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包括在学业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人总会有一时跟不上队甚至掉队的时候。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一掉队就再也难追上来,而且越落越远,这是应试教育必然伴生的恶果,也是家长久挥不去的漫长噩梦。在应试教育中,教育只剩下赤裸裸的四个大字:“优胜劣汰”,而且是短期功利性极强的、副作用极大的“优胜劣汰”,教育的“人文关怀”本性被抛到“九霄云外”。“差生”的帽子和对他们的另类态度毁灭了多少孩子对未来美好人生的追求啊!在学校失望了,但来自别处的“诱惑”却在频频招手,其中不少孩子由此踏上歧路,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和家长永久性的悲剧。在应试教育下,教育功能的这种异化,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生态的严重破坏,形成了事实上的学校等级制度,虽然学生都有学上,但是好的学生上好学校,差的学生上差学校,这样,差的学校又怎么能办好,教育上的“马太效应”(教育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又怎能减弱和消除?应试教育加剧了教育生态的破坏,教育生态的破坏又把家长卷了进来,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形成了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事到如今,倘不重建这些年来被人为破坏了的教育生态,要在总体上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喊破天也没有用。
第叁,在应试教育下,对取得优胜的学生来说,虽有值得庆幸的一面,也有令人惋惜和感到遗憾的一面,即: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甚至是窒息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高分低能也好,在长期考试的训练下引发的对学习的厌倦也好,机械单一和凝固的学习方式方法也好,被应试教育长期扭曲的心理、心态也好,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是负值。这些应试教育的胜出者,不少人最后也是内伤累累。他们本来可以发展得更好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大学输送“创新型”人才苗子,不改革应试教育和由此形成的恶劣的教育生态环境,也是不行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层层拔“尖”,把他们集中起来,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加以培养,从表面看似乎是个好办法,实际上是事与愿违,不仅以牺牲多数为代价,同时对这些“尖子”学生自身成长并不利,在尖子生“过度密集”、“过度施肥”、学习“过度紧张”这样的校内生态环境中,土壤板结效应强烈,使学校从鲜活的人才成长机制蜕变为“铸造”考试优胜者的机制。现在讲“优质学校”,一个公开秘密就是靠“优质生源”,于是在学校之间又展开了争夺“优质生源”的大战,到了高中,不但要拼上大学的升学率,还要拼上重点大学的升学率,近两年进而又拼起了上清华、北大的升学率,真是“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教育的规模越办越大,这是大好事,是谁也抹不掉的成绩,但路却越走越窄:“要上大学特别是上重点大学就要竞争上重点高中,要上重点高中就要竞争上重点初中,要上重点初中就要竞争上重点小学”,究竟这是为什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主张:
第一,要广开学路、广开才路、广开就业和创业门路、广开教育资金筹措门路(简称“四开工程”)。从消极方面看,是缓解和改善当前教育的大形势;从积极方面看,是要探索和开创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正迅速发展为一个教育大国,并向教育强国的方向前进。过去是穷国办大教育,现在正在转变为小康社会办大教育,人民群众对子女受教育的要求更高了,就业对教育的要求也更高了,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竞争也更加激烈。教育的终端,或者说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就业,所以从总体上看,这是一个“四开工程”的问题,非一校或者单靠教育部门所能独立解决,需要从整体上、战略上、政策上和发展道路上认真加以研究,依据实际情况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奋力开拓一个经济、社会、教育叁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要坚决改变对学校评估的价值取向,淡化以升学率为标准的评估,强化以学生的进步为标准的评估。评估的错位是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造成教育生态失衡和遭到严重破坏的重要诱因和催化因素,教育行政部门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解铃还靠系铃人,不要把一切都推给客观、推给家长、推给学校、推给社会。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虽然并不都是认为这样就对,有的甚至是反对的,但迫于情势或从功利考虑,明知不对也这么干。在学校也是这样。要解决这个问题,真要有点反错误潮流的精神,上下齐努力,包括在应试教育中取得极大优势的学校也应主动降温,在教学改革和促使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上面下功夫。我在去年力迈学校十周年校庆会上的发言,其中有一段话是:“我们最为重视的是学生的进步——在各自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在各个方面的进步,以及进步的幅度。这就是我们的教育观,是我们评估教育和教学效果的标杆。边种教育观,这个标杆,在应试教育低压的云层下要树立起来,真是不容易啊!一校不能擎天,如果它是正确的,我多么希望中国一切有志、有识、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一同来擎,成为我们在教育上的‘共同宣言’”。请大会考虑,请各位考虑,如果大家赞成的话,时间也来得及,能否由大会在这个问题上正式起草一个《共同宣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希望有更多的学校都这样做,大家一起来擎起孩子们头顶明朗的天空——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天空。
最后,我还想说学校是育人的神圣之地,应以品格立校,以品格育人。愿我们学校之间互相激励,坚持以品格立校,坚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坚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把时代的要求同家长的要求结合起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一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中国的教育肩负着为国育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时代使命。我坚信,中国的教育应当是世界上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