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

学生健康应从细微之处抓起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5年05月23日 点击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影响学生健康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应从细微之处抓起。

  44.2%的中小学生课间活动不足

  在学校里10分钟或15分钟的课间活动,不仅是

  两节课之间的转换,也是学生休息和运动的时间。

调查发现,课间休息时,“每次课间都出来”的学生有22.7%,“大部分课间出来”的有32.2%,“有时出来”的有29.4%,“很少出来”的占12.4%,“从不出来”的占2.4%。
  专家说,一节课连续在室内听课,一般会使学生大脑持续紧张而引起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力下降;较长时间的坐姿,使躯干、四肢等处于疲劳状态,不利于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室内空气混浊、缺氧,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长时间的视物引起眼疲劳,易诱发近视。

  一半以上中小学生感到运动量不足

  调查显示,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年级越高,说自己运动量不足的比例越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生分别为51.1%、69.8%。

  学生运动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多种多样,高达70%的孩子回答因为“没有时间”,38.7%的孩子认为“没有合适的场所”,34.9%的孩子说“没有人跟我一起运动”。

  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每天体育运动时间平均为32.9分钟。一周内没有进行体育运动的占26.1%,不足半小时的占21.2%,半小时至1小时的占35.9%,1小时以上的占16.9%。事实上,除去每天课间的广播体操时间,学生自主支配的体育运动时间微乎其微。

  专家认为,除了课业负担中造成的活动时间少、缺乏合适的活动场所等因素外,许多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体育这一倾斜的教育价值观起了重要作用。

  专家说,培养孩子的体育运动习惯在相当一些家庭中成为教育的“盲点”。由于父母认识上的误区,很难从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有意识地把孩子的体育运动作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3%的中小学生不是每天吃早餐

  调查发现,少年儿童漏餐现象比较突出。初中生比小学生更容易成为早餐桌上的“逃兵”,每天都吃早餐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比例分别为80.4%和70.3%。

  少年儿童不吃早餐有种种理由:没有足够的时间占56.5%,不饿或早上不想吃东西的占37.5%,嫌麻烦,不愿意吃的占13.6%,觉得吃不吃无所谓的占12.1%。

  即使在吃早餐的少年儿童中也存在早餐营养质量不高,营养不均衡的问题。按营养学的要求,在一顿健康的早餐中,牛奶、肉类、蛋类、谷物和蔬菜水果都应该有所包含。调查显示,少年儿童早餐吃得较多的是牛奶或酸奶,面食和蛋类,而蔬菜、水果和肉类吃得较少,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早餐营养质量不合格。

  营养学家认为,早餐提供的热量应占全天总热能25%—30%。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不足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很大。吃不好早餐通常会影响少年儿童的学习效率,使少年儿童精力难以集中,解决问题更加困难,并加重疲劳感,严重时还会造成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

  城市中小学生普遍进食过快

  调查显示,20.3%的少年儿童在5分钟之内吃完早餐,85.5%的少年儿童在15分钟以内能够吃完早餐。吃午餐也是速战速决,18.3%的少年儿童在10分钟以内吃完午饭,72.5%的少年儿童吃午餐所用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只有晚餐可以稍微从容些,但也有近一半的少年儿童在20分钟内吃完晚饭。

  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吃得过快,食物不能被充分咀嚼,也就不能通过唾液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这样就加重了胃肠的消化负担,延长了消化时间,降低了食物营养消化吸收的比例。此外,吃得过快还容易导致饮食过量,从而造成肥胖。

  八成中小学生认为保健品可以替代天然食品

  打开电视,各种儿童保健品的广告铺天盖地,过度的宣传误导了少年儿童对保健品的认识。

  调查发现,63.5%的少年儿童不同程度吃过“保健品”,少年儿童对保健品的认识与他们食用保健品的行为之间关系密切。

  在表示吃过保健品的学生中,同意“学生服用保健品或补品对学习有好处”的高达84.4%,同意“保健品包含各种营养成分,可以替代天然食品”的达到82.7%。

  专家分析认为,一些少年儿童青睐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保健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个方面对保健品作用的过度宣传,以及成年人的误导。

  专家认为,日常的健康饮食已足以保证少年儿童获得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不必要、不恰当的进补不仅可能导致儿童营养过剩和肥胖,而且某些保健品中所含的激素还可能会扰乱儿童自身内分泌状态,对儿童造成危害。

  超一半的中小学生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让父母越来越重视饮食的营养,重视烹调的味道,重视食物的卫生,但父母却往往容易忽视餐桌上应该具备的美好心情。对一些父母来说,餐桌甚至成了教育孩子的课堂。

  调查显示,有5.1%的小学生和6.9%的中学生经常在吃饭时被父母批评,16.7%的小学生和21.7%的中学生有时会被父母批评,35%的小学生和42.2%的中学生偶尔会被父母批评,在吃饭时从未挨过批评的小学生仅为43.2%,而中学生更少,仅占29.2%。

  专家指出,紧张的就餐气氛,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抑制消化、吸收,导致孩子厌食,而且会使孩子心理压抑、情绪低落,加深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影响亲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