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依然需要向美国学习,但不再是“追星族”式的学习,而是自主的学习,是中华民族主体意识复兴背景下的学习。这种学习意味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不丧失自我、又要取长补短
■作为一个民族,中国最应该向美国学习的,应该是美国的独立精神。亦步亦趋地跟在美国后面,是永远学不到美国的独立精神的。只有做到脱美国化,才能真正学到值得从美国身上学习的东西
许多传世的观念,最初都是出自新闻记者之手。如世界流行语“全球化”,在中国思想界人气渐旺的“新左派”,最先都是由记者说出来的。最近,人民日报记者丁刚先生发明了一个新词汇———脱美国化,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新概念。
初见丁刚先生在《环球时报》上的文章《脱美国化———不可回避的问题》(2004年9月13日“国际论坛”),眼前一亮。一口气读完,心中感慨万千。蓦然回首,“脱美国化”不正是我及我们这一代人十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吗?
美国化,合情合理地发生着
我是七七级的大学生。“文革”结束,国门打开,给我们这代人的震撼实在太大了。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里,我们像海里的鱼群,头都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美国。大家相互嘲笑说谁谁是“出国迷”,可往往是说别人最起劲的那位,自己最先去了美国。在20多年里,我们把好奇、羡慕,进而崇拜的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似乎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都属于美国,美国成了新的“理想国”。丁刚所说,美国化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确非虚言。屈指数来我们被美国洗礼已逾廿载。
为什么被“美国化”?因为落后了!国门顿开,“外面的世界真精彩”,齐秦的这首歌,时常回荡在我们耳边。开放造成的压力,转化为巨大的学习的欲求和动力。这20年,是我们民族最为虚心的20年,我们如吸墨纸般吸吮着美国的经验。
美国化,就这样合情合理地发生了。美国化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然而,就在一切顺乎自然地发展着的同时,我们对美国的看法却悄悄地在发生变化。
中国无法变成第二个美国
我们发现,美国不少好东西搬到中国后变味儿了。开放之初,最令我们羡慕的是,美国的汽车、美国人的大房子,当然还有“可乐”、炸鸡、汉堡包……今天这些都被我们学来了。但是,当汽车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在城市里挤作了一团,空气也变得混浊不堪;当房子越来越宽敞的时候,原本辽阔的田野却日益显得局促狭窄,倒是尽情享受“可乐”、炸鸡、汉堡包的新一代的体形,越发膨胀起来。
我们发现,美国并非如想像的那样友好。我们诚恳乃至谦恭地学习美国,但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却越来越骄横,越来越不客气,以至越来越敌对。
我们发现,美国是个“己所不欲,偏施于人”的国家。自80年代以来,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大力推销“新自由主义”,软硬兼施迫使它国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让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放松管制。从美国自由主义的“大本营”训练出来的“芝加哥弟子”,终于在2001年搞垮了拉丁美洲经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使拉丁美洲像战争中不设防的城市,被国际垄断资本肆意搜刮,一夜回到了“起飞”前。而美国却对自己的经济严加管理,调控措施细致入微。为防范金融危机,2001年美联储调整利率11次,而“管得越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却是美国学界灌输给发展中国家永远的教条。
我们终于意识到,美国的生活方式与其生产方式,乃至建立在其上的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零敲碎打,只能学些皮毛,不能取其精神。但是,我们能把美国作为整体搬来吗?美国以其占世界5%的人口,消耗了世界石油产量的30%;一个美国儿童的资源消耗量大约是中国儿童的30倍;以美元象征的金融霸权,每年为美国从全球转移着无法确切估算的财富。中国要变成美国,至少还需要另外两个地球。我们向美国学习,最新的也许是最终的结论是,中国无法变成另一个美国,美国也不会允许中国变成另一个美国。
要学习美国的独立精神
20多年的学习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有些令人沮丧,但如果这意味着我们终于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走自己路,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经验,那么,我们为学习西方、为学习美国付出的辛苦和代价就没有白费,就是值得的。在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都需要学习,但学生总要毕业,不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脱美国化,恰恰说明我们的学习取得了成效,说明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在走向成熟。能够提出脱美国化的概念,反映了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觉悟!
脱美国化,是符合规律的。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为摆脱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为求得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为追赶世界,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奋斗和探索。在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先贤们曾“以俄为师”,向苏维埃俄国学习救国救民的真理,并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引下掀起了中国革命的高潮。当时,也曾提出过“布尔什维克化”的口号。但是,“布尔什维克化”使革命遭遇了挫折。经历挫折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自己的道路,独立自主地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可见,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脱苏俄化的结果。
脱美国化,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骄傲自大,不再谦虚。谦虚,本是中国人普遍具有的美德,倒是在美国化的过程中丢掉了不少。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包括向美国学习。但这种学习不再是“追星族”式的学习,不再是把自己对象化式的学习,而是自主的学习,是中华民族主体意识复兴背景下的学习。这种学习自然意味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不丧失自我的学习、又取长补短的学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只有做到脱美国化,才能真正学到值得从美国身上学习的东西。美国原本不是一个国家,这块由移民建立的殖民地却具有极其强烈的独立精神。1987年,我在美国进修时,学校特意为我们请了一位老教授讲授“美国文化”课。这位颇有风度,鹤发童颜的老教授在课堂上总是意气风发,特别是当他讲到美国的独立精神时更是激情四溢。回想起来,他念“滨苍诲别辫别苍诲别苍迟”(独立)的铿锵之声,犹在耳际。凭着伟大的独立精神,美国脱胎于欧洲母国,横空出世。我以为,我们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最值得向美国学习的,就是这种伟大的独立精神。而亦步亦趋地跟在美国后面,永远也学不到美国的独立精神!
脱美国化,是一个了不起的、值得欣慰的概念,我们的民族获得这样的意识不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容易。为此,我们付出了20多年的辛苦。庆幸之余,自然也不能忘记,我们仅仅是获得了这个概念,要把概念化为行动,变为现实,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还有待于全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认知和共识。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男子汉?中华民族要走过多少路,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答案,在我们心中。
(作者: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