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嗒……”一辆天蓝色东风马自达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我正想问一问这位司机怎会把车停在我家大门口时,一个黑得发光的头倏地从车里探了出来。
“啊……啊,外公,怎么是您呀,这……”
“小华,想不想和外公出去兜兜风呀?”外祖父兴高采烈地把手向上一伸。我猛抬头,看到那沟壑纵横的手分明是一本崭新的驾照!
人生就像一部部电影,外祖父可称得上是一位出色的导演。他自导自拍,总是乐趣无穷。年近七旬,有不少的杰作。
惊世之作:《超前的80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曾外祖父分家了。外祖父分得了一枚金戒指和二百五十块钱。这在当时的农村里算是一笔不错的财产。
谁料,外祖父操起这二百五十块钱竟买回了一台“燕舞”牌收录机。外祖父家穷得叮当响,他似乎忘得干干净净。从那以后,外祖父的小茅屋里便传出了当时十分流行的《何日君再来》和《甜蜜蜜》,邓丽君恐怕得对此事负责吧!
“他还真当自己是万元户呢!”一时,左邻右舍议论纷纷,料想外祖父必将在“叁转一响”的快车道上后悔不已。
谁知,全村第一块“钟山”牌手表,第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第一台“上海”牌电视机都将外祖父拜为主人。缝纫机羞羞答答地躲进了侧屋里,埋怨自己为什么作了村中老二。
谁说农民不敢时尚?
坚韧之作:《在那金秋的田野上》
要问全村的劳动能手是哪一位,外祖父当之无愧。
“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外祖父一定烂熟于心。清晨五点钟,天刚蒙蒙亮,他就从被窝里跳出来,到田间耕作。有时候,夜里十二点还能听到外祖父家那台收割机的“嘟嘟”声。每到秋天农忙的时候,他总是加更加点,把自家的稻子收割好,然后把收割机开出去,一边哼着小调,一边帮别的人家收割。
“您可真能低头猛干呀!”我朝外祖父竖起了大拇指。可外祖父只是“呵呵”笑着,露出了零落的牙齿。
魅力之作:《没钱的“头”儿》
“武爹,来包香烟,要‘长征’的。”
“老楼长,买瓶醋,我家小叁吃什么都要点醋,真拿他没办法!”
“爷爷,妈妈给了我五角钱,买包虾条够不够呢?”外祖父“呵呵”笑着,给了包虾条,还硬塞了块泡泡糖。
外祖父开了一爿小杂货店,他的生意经还真不赖,店虽小,但生意却红红火火,有时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外祖父的小店是村里的中转站、咨询台。每当有人来收电费,他总是给大伙儿先垫上;他又是厨师,喜欢喊小朋友到家中作客;他帮着发报纸,送煤气罐,对待每一个人都有求必应。邻里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武楼长”。虽然这“头”儿吃苦没工资,但外祖父却乐滋滋的。这恐怕就是外祖父的魅力吧!
飒爽之作:《时尚大师》
从芭蕉扇,到电风扇,再到空调。从小茅房,到大瓦房,再到小洋房。外祖父用低头的滴滴汗水换来了猛然一抬头的快乐。他既敢享受生活,又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真不愧为“时尚大师”。
我们这些个小辈儿,一进外祖父家的门,糖果、红包便迎面冲过来,让我们乐得不知所措。有了钱的外祖父常嘀咕着自己的交通工具要换代,我们笑他不已。怪不得这几天他嘴上总是“板桩”、“倒车”、“进库”呢!没想到,一辆近十万元的汽车证明了一切。在车上,外祖父一扬胡子:“哎,小华,跟你妈说说,买台电脑给我吧!”我猛一抬头,却说不出话来。一会儿,外祖父竟变本加厉地补上一句:“要两台,你外婆说开车累了,还可以调节调节……”
啊!时尚大师还不止一个!
千百年来,农民曾深深地低下头,把辛勤、善良、友爱化成了自己的金色腰带。改革开放了,沐浴在一片春光中,农民不再是单调、古板的代言词。
日新月异,发展堪称得上一个“猛”字,昔日的农民旧观念在马不停蹄的时代腾飞中,碰撞交融。农民们猛然抬起少见仰起的头,随着时代的步伐,开始了奔跑……
这时,我的心一下扬了起来,我猛然抬起头,大声喊道:“外公,您想学跳舞吗?”
(本文获“新语文学习”杯江苏省第七届“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