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过节,我们全家人都会前往观光家乡的宝塔。
我记得,塔是高高耸立在低矮的村舍之中的,就像一个巨人俯视着一切。就在这些村舍中散步着大大小小的庙宇,众星捧月般仰望这座塔。
塔的周围有田地,人们在庙里拜完佛,就沿着细细的小巷,跨过矮矮的小桥,踏过石板小路,一直来到这里。总有一个小和尚候在这里,卖些香火,受些善款;大人们总是很大方地递钱过去,买点香火,然后来到塔前,在紫色的香炉点上香火,虔诚地磕上几个头;小孩子们则更喜欢找个石子,在塔上找个空白的地方刻上自己的名字,或是沿着塔周围,找自己上一次留下的字迹。
塔附近有几间小酒坊散发出淡淡的酒香,弥漫在空气之中,让人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若是春天,洒上点春雨,菜田是绿色的,塔是新灰色,微微感觉脖颈上潮潮的,还听见远远的和尚敲钟的声音,真的感觉置身于一个淳朴的世界,一个静谧的世界,一个禅的世界。
大家都管这座塔叫做“宝塔”,在我小小的心里就认为,它就是家乡的宝。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它叫“海春轩”,虽然很好听,但我却不喜欢,家乡的宝,就该叫“宝塔”。
此塔无台基,塔内空心到顶,无阶梯攀登。每层之间有砖垒的叠梁短檐,比例适度。底层仅正面朝西开有一门,上六层,每层八面,各有神龛和神态各异的石刻佛像,塔的顶端由铜葫芦、相轮、铁覆盒组成,整个塔身敦厚庄重,别具风格。
在我很小的时候,老人们就给我讲这座塔的来历。据说,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海,人们靠打渔为生。可经常有些渔民在海上迷失了方向,友人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这座塔就建了起来,为出海的人指引方向……
我老是听着,听着心就仿佛飞到了大海上。茫茫四际,空无一人,眼里只有无边无际的蓝,蓝得让人空虚,蓝得让人恐惧,耳里只有永无止尽的波涛声,一浪高过一浪,船也跟着颠簸,偶尔会传来几声海鸥的哀号,让人心惊胆颤,不辨方向。突然有一天,一抬头看见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塔,高高地在向你招手,那该是多么让人欣喜,再也不会成为迷失方向的亡灵……
我傻傻地望着塔顶,似乎感觉到生命的希望在燃烧。海上的亡灵大概也由它指引着回到了故乡吧。
后来我渐渐明白,“宝塔”成为家乡宝的原因,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古时候,它是海上人归家的希望;现在,它是人们祈求上天保佑,获得美好生活的希望。曾经有人说:或许希望是空虚的,但希望能使人跨出实在的脚步。人们寄予它的希望中包含着一种爱,一种对故土的爱,所以美好的憧憬才变成发展的脚步。所以,宝塔是家乡的宝,更是家乡的根。
或许很久以后,我离开家乡,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我的心依然会在遥望家乡的时候由这座塔指引着回家……
简评:这是一篇以“脚下的土地”为话题的散文,选材切口小,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娓娓道来。从眼前入手,然后追述历史,再回到现实,最后展望未来。思路清晰,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指导老师:高中语文组 杜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