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届“红烛杯”《管仲列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讨论探究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重点: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讲解法 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你与他合伙作生意,实际股份制,你七成,他叁成。中间赚了钱,他偷偷拿走一些用了,年底分红时,又对半分。你愿意同这样的人合作吗?这个人,征兵入伍,打仗冲锋时,他跑在最后,撤退时,他跑在最前面。出主意帮你办事,事情越办越糟,你愿意同这个人交朋友吗?
大家知道,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管仲,就有人愿意跟他做朋友,哪怕吃再大的亏都愿意。是谁?鲍叔牙。为什么他会做这种傻事?他不傻,他们两个都成为历史上的名人。诸葛亮躬耕南阳时,无比推崇他,自比管仲、乐毅。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遥远而精彩的时代,认识一个倜傥非常之人——“春秋第一相”管仲。
二、总体把握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字词,这一节课我们就文本进行一些探究。
管仲到底有什么样的成就?请同学们第一段中的一节话来概括。
明确: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叁、合作探究
1、与管仲对话(初读)
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请同学们研读课文3、4节,看能找到几个原因。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明确】 (1)、主观因素:卓越的才能(让学生用现代理念给管仲思想重新定义)
①执政思想:
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以民为本)
打破了井田制的限制,主张按照土地的好坏,分等征税,且两年征一次;
包产到户(均地分力);
兴修水利(叁月);
发展副业:种桑麻、养六畜、种瓜蔬、植树造林、发展渔业……
福利社会保障:每个城市“掌老”、“掌幼”、“掌媒”官……
运用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限制商品价格,让商家薄利多销;平衡法,丰年低价收购粮食、灾年稍加价卖给百姓……
上服度则六亲固;(以法治国)
每个乡的乡长每年向朝廷汇报情况,考核:举荐父慈子孝,否为“蔽贤)、举报地痞流氓(下比),举荐勇武之人(蔽才)
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反对用人上的腐败风气。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以德治国)
周文王以德治国,民归之如水之下流,许多贤能之人都离开纣王或者自己的诸侯国而跑到西周去。西周境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和谐安乐的景象!唐太宗以德治国,广开言路,虚心纳下……结果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这些名君正是以一种博大、宽容、高尚的胸怀推行了良好的德行才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值得称颂的时代,造福于当时的人民,也为后世留下了他们的千古美名!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②执政才能: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市场经济、寓兵于民)
重视农业、鼓励商业。靠海吃海,靠山吃山:齐国靠海,就积极提倡渔盐之利,采取渔盐出口而不纳税的办法。设置盐官、铁官,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齐国生产的盐以及铁器、丝织品供给中原许多国家,增加国家收入。发展贸易,外贸通关费用便宜、手续简洁。
利用市场经济干预敌国政治。
吞并代国,国家没粮食没部队(都进山当猎户去了),被亡。收拾楚国,是进口楚国的鹿,历程如出一辙,楚国粮食因而贵了四十倍,楚国老百姓移民得40%,楚国也只有没落了。
管仲将全国分为工乡、商乡和士乡叁种,分别设官管理。并规定士农工商“四民”的固定住处,按人户编制起来,不许任意迁徒和杂处,从而加强了国内的统治。农工商6个乡,士乡15个,是主要兵源。
管仲最主要的政策是军制的改革,“作内政而寄军令”。防止引发军备竞赛,五家连为一体为轨,协同作战,十轨50人,里长统领。四里200人,连长统领,10连2000人,乡长统领,五乡为1帅,即1军,10000人,齐国虽只有叁军,却装备精良,高薪挖来鲁国工匠和武器制造专家,打造一流战车和武器,并利用春秋两季狩猎活动作为军事演习,不动声色、暗藏锋芒、韬光养晦。这便是寓兵于民,兵民合一,把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统一起来,平时进行生产,战时可以打仗。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以德报怨,信诸侯、亲邻国。将所有齐国原先侵占别国土地归还并派使者带重礼道歉。游士八十遍布天下,宣扬齐国新形象和国际政策。
尊王攘夷:“尊王”就是尊祟周王;“攘夷”即驱逐夷、狄等少数民族势力。当时周天子虽已失去号令诸侯的能力,名义上毕竟还是天下的共主和宗法上的大宗,影呐还很大,所以齐桓公想借尊王的名义代替周天子来号令诸侯。同时,夷、狄等少数民族的入侵,严重地威胁着中原各国的安全.“攘夷”是中原各国的共同心愿。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
(2)、客观因素: (2节)
①鲍叔的相知、推荐:朋友知己之情。
【拓展】成语:管鲍之交——喻指知心朋友,形容好朋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管鲍分金 ——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重点研读第二段,学生初读,体会管仲对鲍叔的感激之情。
质疑:管仲一连串不易为人原谅的行为,鲍叔却能谅解,而且还推荐他作相,为什么?
鲍叔能够谅解他,可见鲍叔对管仲才能的深度了解,也表现了鲍叔的大度。“知我者鲍子也”,“知”什么?知其贤能、理想抱负,这里侧面表现管仲的理想、抱负、才能。鲍叔之所以对管仲这么好,是建立在对管仲才能深度了解的基础上,而且不以个人利益追求作为交友的原则。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朋友之交也是如此。自古知音难求,为什么?真正的知音是不掺入名利二字的,但世间人与人的关系常常建立在名利的基础上,人们很难抛开名利之心去真正发现、欣赏他人的才能或优点。
借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意思是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其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②齐桓公的贤明:君臣知遇之恩。
“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小结:《隋书》中有言:“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诚然也。我们经常惊叹,刘邦的沛县班子、朱元璋的凤阳班子、洪秀全的金田班子、毛泽东的井冈山班子……小小一个县,居然就提供了足以打天下并安天下几十年的文武俊才,其质量和数量令人咂舌。其实,稍作总结就能发现,并不是天意安排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降生那么多人才以供某个“圣天子扫荡云尔”,而是人才所在多有,只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没人去理会和发掘罢了。
2、与作者对话(再读)知人论世
在学生初步明确了管仲的经历、政绩和执政思想之后,引导学生再读文章,进一步主动发现问题,由学生的思考、讨论不断推动教学的进程向深层发展。
①问:这样的人,你是怎样看待的?
生讨论回答。
②文中有一位圣人的评价,请找出孔子的态度?
明确:然孔子小之。孔子认为管仲器量小、不节俭、不知礼。但褒多于贬。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孔子是鲁国人,致力于恢复周礼、实行王道,而管仲是个实用主义者,发展经济,实行霸道。两人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对于“仁政”的认识和实践都是不谋而合的。
③司马迁又如何评价管仲?读第5段,体会司马迁对管仲的评价蕴含什么感情。
明确:古语说:“要顺势助
④探究:此文是否隐含着司马迁某种情感?
生讨论。
明确:在司马迁的人生际遇中,李陵事件是一重大转折。本于惜才之心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但却换来诬上、下狱的悲惨下场。司马迁能为素无深交的李陵出面辩诬,然而当他身陷囹圄并且“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时,得之于朋友的,却是“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最后腐刑受辱。司马迁对于友谊的看重与他人对于友道的轻弃,适成鲜明的对比。
司马迁也曾有过管仲般“幽囚受辱”的遭遇,亦渴望有人能如鲍叔般“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而令自己“信于知己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写道:“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表于后世也。”写《史记》的原因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不愿自尽而遭受腐刑,只为完成一生的志业──《史记》的撰作,他以自己残破的生命换来一个民族完整的历史,他以自己难言的委屈换来千万民众宏伟的记忆,他以自己莫名的耻辱换来华夏文化无比的尊严。这分苦心孤诣有谁能懂?众人蔑视轻贱、不能知己的凄凉况味只能独自默默承受。
再读第二段,体会司马迁的感情。
无人知己的寂寞,生不逢辰、怀才不遇的个人感喟,使得司马迁为管仲立传时,对于管鲍的知交相得不觉神往。
四、总结
管仲的思想包罗万象,其后的诸子百家几乎无一不是从管子学说中分离而出。《管子》中的文章有管子自写,也有后人补充。《管子》共八十六篇,现存七十六篇。在诸子百家中,管子思想像一棵大树之根,生长延伸出了后来的儒、道、墨、法、兵等各门各派的学说。如“虚无无形谓之道,大道可安而不可说”、 “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哲学思想,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形,争权”的军事思想……在我们了解了管子思想之后,就会知道后世的许多思想不过是管子思想的白话版,就会为我们有这样伟大的先人而感到自豪。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几页《管子》就可治国家了。在这个人心浮躁、传统文化缺失的时代,我们该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我想:我们读到的不仅是历史,更能照亮我们现实的路。
附板书设计:
管仲列传
以民为本
以法治国
以德治国
市场经济
寓兵于民
王道—仁—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