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成人国产电影传媒一区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新闻中心>> 教育新闻>> 正文内容

让教育回归“以育人为本”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30日 点击数:

 

    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我想强调的观念是,要让教育回归到“以育人为本”的轨道上。展望当今的教育现状,分数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学习承受了太重的压力,童年背负了沉重的包袱。在当今的形势下,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我觉得,从总体上来讲,我们的任务是使教育回到它的本来属性上,即让教育回归“以育人为本”。分数不应当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应试不是通衢,升学也并非一切。我们的职责、任务是让教育回归“以育人为本”。
  当有人类的时候,世界上就有了喜鹊、燕子、蜜蜂、牛、马、豺狼和虎豹。在那个时候,喜鹊会做精致的巢,而人不会;燕子会垒漂亮的窝,而人不会;蜜蜂会构建巧妙的蜂房,而人不会;牛能耕,马善跑,而人不如。豺狼虎豹有尖牙利爪,凶猛矫捷,人更远非对手。那么时至今日,历史已经上万年过去了,喜鹊还在那里筑巢,燕子还在那里垒窝,蜜蜂还在那里构建它的蜂房,而人已经从穴居野处的时代,进入了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时代。牛马的优势已经完全被用来为人服务,豺狼虎豹更已濒临灭种的危险,作为被保护动物被人关在笼子里观赏。这种状况是怎么形成的呢?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人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当中创造了语言、文字,并通过拥有语言的方式,拥有了德行、知识、技能和智慧。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使后一代人的发展始终能够处于前一代人所达到的高度的基础上,即人的发展始终是后一代人站在前一代人的肩膀之上。而昆虫鸟兽们的悲惨之处恰恰在于它们除了基因的遗传之外,经验、知识的积累和进步甚微。可以说它们习得的积累微不足道,每一代的发展几乎都是从零开始。
  那么人是凭借什么来传承德行、知识、技能和智慧,是凭借什么来传承文化的呢?靠教育。从原始的经验式的教育,到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我们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所概括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我们这些做教育的人,我们的校长,我们的老师,以及教育的管理部门,都应当经常地思考:“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如果这些都属于哲学的范畴,那我们都有必要对教育进行哲学的思考。分数只是评价学生知识习得的一个因素,如今却异化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应该说是我们整个经济发展体制、劳动就业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按一种不尽完善的模式运行,导致了社会以功利为本,教育以考试为本,评价以为分数为本这样一种误区,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虽然经过了多年的酝酿、讨论和实践,虽然经过政府多年的倡导和扶植,至今仍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很大。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另外一个方面,素质教育在步履艰难之中毕竟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前面的一束希望之光。我们的愿望当然是,第一要加快走向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步伐,加速缩小城乡、工农、贫富差距,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因过度激烈的就业竞争而带来的升学竞争,使教育不要过多地承担种种社会压力。这个希望是非常合理的,但是真正要实现这个目标可能也不是几年、十几年能够解决的。第二,要重新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教和学的模式。为了每一个公民德智体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把素质教育进行到底。这些就是我想说的理念。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愿,这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的声音。
  这里我举个例子。有一位中学校长李镇西老师,他写了一篇“教师誓言”,我觉得写得很好。在每周升国旗的时候,李镇西老师都要带着全校的老师在国旗下宣誓。他的誓言是:“我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肩上扛着民族的希望,我的心中装着祖国的未来,我的手中捧着孩子们的明天。面对国旗,面对学生,我宣誓,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呵护生命,尊重个性,激发创造,发展德智体,弘扬真善美,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忠诚的朋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将通过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培养具有世界胸襟的现代中国人,行使一名人民教师推动中国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这就是李镇西老师的誓言,把分数、应试这些东西都放在了誓言之外,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教学质量。相反他们学校应对考试不在话下。像这样的学校,才是真正超越了“应试”的学校,他的教育理念是回归了“育人为本”的一种理念。我相信,这是人民教师的“强音”。在这个“誓言”里,融汇了胡锦涛总书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督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希望,凝聚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精神追求。我赞赏“思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的特质是思考,是批判,是创造”这句话。让教育回归“以育人为本”,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我真切地寄希望于广大的校长、教师。

                  (作者:柳斌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